武漢肺炎防制台灣經驗 登美國醫學會期刊受國際重視

3145
陳敬哲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
▲武漢肺炎台灣防疫成果受國際醫學期刊肯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台灣迅速反應是關鍵。(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政治因素阻擋下,台灣被拒於世界衛生組織(WHO)門外,2,300萬人處於「健康弱勢」狀態下,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防制卻交出國際注目成績單,《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刊出文章「Response to COVID-19 in Taiwan」,敘述台灣如何在民眾與政府協力下,怎麼樣把傷害降到最低,其實世界各國都需要台灣,WHO不能再把台灣拒於門外。

 

文章由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撰寫,一開頭就描述其實台灣面對武漢肺炎重大壓力,原本應該是「重災區」,兩岸距離僅約130公里,約85萬人居住與40萬人工作在中國大陸,加上春節返台人數眾多,比較周邊國家或地區,台灣病例數最少,社區與醫院感染都仍是零星個案,仰賴防疫單位迅速反應。

 

文章中指出,台灣在2003年SARS疫情後痛定思痛,重新檢討各項防疫作為,2004年成立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當有可能重大流行病風險時,立即開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調或指揮各單位防制疫情。而武漢肺炎目前防疫成果,最重要關鍵就是快速反應、果斷決策、數據分析、科技運用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12月31日疾病管制署得知湖北武漢有不明肺炎時,就立即召開記者會發表,提醒民眾必須開始小心,同日決定風險地區來台班機全面登機檢疫,加上健康申明卡,能夠追查了解入境民眾身體狀況,後來發展至QR CODE掃描網路填寫,加快入境流程。

 

目前全世界都在瘋狂搶購口罩,台灣則非常穩定,基本上每個人都買的到,也鮮少抬價銷售狀態。莊人祥說,農曆年節釋出官方備用口罩,接著利用健保卡,展開實名購買制度,雖然限購但基本上讓所有人有需要時都有得用,加上禁止出口與增加產線,讓國內口罩產量逐漸上升,已經穩住第一線醫療人員口罩需求。

 

疑似感染者與接觸者追蹤管理,台灣則展現了科技實力,莊人祥補充,從高風險地區回國民眾,在潛伏期間如果身體不舒服就醫,醫生能知道患者旅遊史,以利採檢通報。當有確診病患出現,接觸者檢驗能力同樣不斷提升,隔離者管理也藉由行動科技設備與警政系統連結,讓可能疫情散布風險降到最低。

 

世界衛生組織阻擋台灣多年,許多友邦與知名人物都公開表達,不應該把2300萬台灣民眾放在健康風險中。然而面對武漢肺炎疫情,透明資訊、良好反應、科技運用、絕佳醫療等各種因素,讓台灣在最大風險的情況下,卻讓災害阻擋到最小。目前全球仍面臨武漢肺炎威脅,世界各國都需要台灣的經驗,維護自己的健康與生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