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的五官分為眼、耳、舌、鼻、身,我們對於外界訊息的感知,有8成都仰賴視覺。根據統計,年紀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問題比例高達9成5。為此,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何昭德,與民眾主講「白內障之預防及保健」,帶領民眾進一步了解白內障的發生原因,以及如何維護眼球健康。
何昭德比喻,眼睛好比相機鏡頭,其中包含許多零件,其中1個就稱為水晶體,在出生或年輕時會呈現清澈透明狀,但隨著年紀的增加,就會開始變得混濁。水晶體主要由蛋白質構成,是人體器官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地方,因此一旦發生蛋白質變性,由可溶性蛋白變為不可溶性蛋白後,就稱之為白內障。沒有白內障問題的人,就像是從一片乾淨的玻璃看景物;反之有白內障問題的病人,有如隔著毛玻璃,景物周遭都會變得模糊,界線也比較不清楚。
白內障的發生原因多數是由於老化,但其他可能是高度近視、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低血鈣症等症狀控制不良、長期使用類固醇、縮瞳劑、或眼球受到紅外線、紫外線的照射、外傷、曾接受過眼內手術及先天性遺傳疾病等因素造成,症狀發生時會感覺視力下降、影像模糊、或因眩光導致夜間開車困難,甚至感覺色彩不再鮮豔。值得注意得是,白內障可能會改善老花眼問題,但同時也表示症狀又惡化了。
白內障的治療,可透過點眼藥水來延緩蛋白質的結合,減緩惡化速度,或多攝取維他命、抗氧化劑,但上述效果皆因人而異,嚴重時仍建議以手術方式改善,目前患者視力若低於0.5以下可接受健保給付,而眾多手術中目前又以「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為主流,以折疊式人工水晶體植入眼球,相較於過去硬式人工水晶體而言,不僅出血量更少且傷口從原先的6至7毫米縮小為3毫米,並降低術後閃光發生的可能。
何昭德提醒,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前,也應主動告知醫師曾經做過近視或視網膜等相關眼部手術,以免對術後成果造成影響。另外,若想預防白內障的發生,除應避免自行服用或點用藥物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格外注意血糖的控制,平時眼部也應避免強光、紫外線,外出時盡可能配戴墨鏡及帽子來避免光線的刺激。
下一場健康講座活動時間預訂於108年8月24日(六)舉行,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或撥打專線:(02)2391-5568洽詢。
相關部落格
-
講座報名/遠離耳鳴該怎麼做? 李宏信醫師提供建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1310月19日星期六下午,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為現場民眾分析「杜絕耳鳴擾人嗡嗡響」。 -
講座報名/冠心病恐致猝死 林俊立醫師:酷暑天氣更應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11為了避免冠心病纏身,預防急速惡化所致的心因性猝死, 8月24日星期六下午,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主治醫師林俊立主跟民眾主講「酷暑下的冠心病與心因性猝死」。 -
講座報名/老年殺手肌少型肥胖 劉伯恩醫師教預防保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664肌少症是高齡族群常見的病態症候群,當新陳代謝率下降加上運動量不足,就容易形成肌肉少、脂肪多的狀態,而過度肥胖已知和低度慢性炎症有關,尤其與骨骼肌中脂肪的堆積和肌力的受損有密切關係,患者除了易誘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外,尚包括代謝症候群、意外跌倒外傷、內分泌異常等,甚至可能引發吞嚥困難、失智症的發生,對健康傷害甚鉅,不可不慎。 -
講座報名/別再讓過敏牽著「鼻子」走 李宏信醫師教你主動出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004>健康公益講座當天除了李宏信醫師的專題演講,第一場特別邀請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第二場則是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主治醫師林俊立,為民眾進行主題演講。時間從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舉行。 -
講座報名/劉伯恩醫師主講 肌少型肥胖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34面對衰老,如何延緩肌力退化、維持健康身體機能?為此,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於5月4日星期六下午,力邀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暨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與民眾談談「肌少型肥胖症之判斷、診療」。
延伸閱讀
-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26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
老花眼懶得配眼鏡? 眼科醫曝「2大後遺症」別大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39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龔偉勛表示,門診不乏如李女士的患者,因為年輕時有遠視,不曾戴過眼鏡,看近時也能用睫狀肌調節力控制,但隨著年紀增長,老花開始出現,當睫狀肌調節力變差時,看近就會變得不舒服,過一段時間連看遠的視力也變差,只是患者心態上還無法接受需配戴眼鏡輔助視力,往往等到老花眼嚴重影響生活,才願意配合治療。 -
講座報名/打破不孕迷思 王呈瑋醫師好孕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1449王呈瑋說明,女人從出生就已經決定好這一生總共有多少顆卵子,並不會另外增生,一般女性體內約有200萬顆,但可受精的卵子卻僅有480顆,因為每個月在排卵的過程中,其實是有好幾顆卵子都在排隊,但唯有1顆能被判定為「優質卵子」,它將吸收身體所有的養分,造成其他卵子萎縮,最後才順利由卵巢排出。 -
講座報名/頭痛OUT! 專家解鎖神經密碼透視頭痛問題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1445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頭痛主要分成2大類,第1大類是原發型頭痛,這類大部分是屬於良性的頭痛,無須太過擔心,頭痛就只是1個症狀。第2類叫做次發型頭痛,是由器官病變所造成的非良性的頭痛,遇上這種頭痛就得要找出頭痛的原因了。 -
老人視力模糊易跌倒 預防眼睛老化吃錯葉黃素等於沒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91「身體老化,眼睛也跟著一起老化。」吳昱愷醫師以白頭髮為例,白內障就像是白頭髮一樣,只要歲數一到,很難避免滿頭白髮。尤其高度近視者更容易罹患白內障,台灣近視者比例甚高,超過500度近視者比比皆是,民眾務必於年輕時注意視力健康。另外,糖尿病友也屬於白內障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