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暈是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發作起來輕則短暫頭暈,重則可能天旋地轉無法站立,病症發作常因為壓力或是外傷引起,但除此之外,女性也會因為更年期身體機能下降而引發眩暈。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更年期女性若因為眩暈影響生活,應尋求專科醫師緩解症狀,切勿勉強忍受,以免日後症狀惡化難以收拾。
李宏信說明,眩暈的發生,與內耳的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有關。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通,導致淋巴液分泌太多,造成內耳淋巴積水腫脹,當頭部稍微轉動或晃動,就會覺得天旋地轉。若只是單純感到頭搖晃不適,沒有伴隨耳鳴、耳漲、重聽等內耳問題,可能多與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有關,有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最好盡早做進一步的診斷。
眩暈好發年齡層為30到70歲,其中女性所占比例約為男性的2倍,主要與更年期有關。更年期女性由於停經缺少荷爾蒙保護的關係,原本運作順暢的內分泌系統開始紊亂,有時造成交感神經機能亢進,血管過度收縮,使得血流不暢,進而導致眩暈,嚴重者還會伴隨失眠。一旦發生眩暈,日後復發率高,因此要相當注意。
又女性也常罹患缺鐵及B12所引起的貧血症,而引發頭暈或眩暈症,因此女性必須注重貧血及荷爾蒙等因素,建議前往婦科就診以排除上述可能,除此之外引起的眩暈症原因也不少,建議詳細檢查才能徹底治療而痊癒。
李宏信指出,治療上若屬急性發作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的鹽份和水份,來降低內耳壓力,而長期治療方面則會給予患者神經營養、血管擴張以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等藥物,才能防治細胞老化,讓內耳生理功能改善恢復正常而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
此外,內耳神經活化與神經細胞再生的藥物,則可促使血管通暢,增加內耳循環以增進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重建內耳功能,才能根本治療,降低日後復發機會,對於嚴重且常易復發的案例雖可考慮以手術方式治療,但因為接近腦部必須謹慎考量,且常有復發可能,因此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術前應謹慎評估很重要。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眩暈發作時,可靜止平躺於平坦的地面或床上,雙眼凝視一個固定目標避免移動。發病的當下,不要吃東西以免促使嘔吐的現象加重。待症狀慢慢消退之後,便可緩緩起身。眩暈患者也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除了耐心用藥,平日應試著讓心情保持放鬆,同時飲食均衡並配合規律運動,對於暈眩的情況可以得到減緩改善。
相關部落格
-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3李宏信醫師提到,一般的眩暈不會致死,可是因病毒引起的眩暈情形,患者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進而導致死亡機率較高。至於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有些人在第3至4天也會有耳鳴、眩暈等症狀,這其實是內耳的神經系統遭病毒破壞,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基本上都可以痊癒。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60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00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86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28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延伸閱讀
-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3李宏信醫師提到,一般的眩暈不會致死,可是因病毒引起的眩暈情形,患者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進而導致死亡機率較高。至於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有些人在第3至4天也會有耳鳴、眩暈等症狀,這其實是內耳的神經系統遭病毒破壞,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基本上都可以痊癒。
-
民眾壓力爆表恐增加罹癌風險! 醫師:定期健檢很重要
癌症新知 / 乳癌1279聯欣診所副院長顏佐樺表示,有多篇研究發現,壓力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危險因子,亦會增加癌細胞生長轉移的風險。 -
減肥復胖飢餓感惹禍 縮胃曠腸調節腸胃荷爾蒙終結肥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681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表示,BMI超過32.5就屬於病態肥胖,一般減重方式效果有限,如有肥胖併發症危險因子,建議接受可同時調整飢餓素及飽足荷爾蒙的減重手術,才能有效降低日後復胖的機率。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28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20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