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Hypertension
-
以血壓、頸動脈流速為指標 可評估罹患失智症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5莊紹源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探究頸動脈流速與腦血管疾病之關聯性,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可能風險較高。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研究人員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末期舒張流速」等2大指標,並透過簡易認知功能量表來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 -
口腔保健要確實 輕忽牙齦疾病恐致高血壓惡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71如果血壓常不穩定,數值總是起起伏伏,建議可以前往牙醫診所檢查口腔,看是不是牙齦出了狀況。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牙齦疾病可能會干擾高血壓的控制狀況,此研究刊登在《高血壓雜誌》(Hypertension)。 -
中醫輔助治療高血壓 按壓這些穴位可緩解控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317治療高血壓,目前只能以藥物控制,許多民眾擔心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會有副作用,因而轉求中醫治療。中醫如何輔助降血壓?中西醫共治,病人怎麼做能確保安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吳佩青表示,高血壓是西醫的病名,中醫古籍沒有「高血壓」這樣的病名。 -
得舒飲食獲研究證實 降血壓效果不輸藥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88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目的是希望了解運用食療是否能達到藥物降血壓的效果,因此,研究中找了412位年齡介於23至76歲,有高血壓症狀的成人作為實驗對象,測量後發現他們的收縮壓大約都在120至159mm Hg,舒張壓則在80至95mm Hg之間,而他們都還沒有服用降血壓的藥物。 -
孕期血壓高 產後代謝症候群風險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987中國廣東婦幼保健院(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的研究人員牛建民(Dr. Jian-Min Niu)表示,該研究的對象是在中國的507位無高血壓史的孕婦,其中有34%的人的血壓值較低,52%的孕婦的血壓值正常,有13%的人的血壓數值比較高,甚至達到高血壓前期的數值。研究結果發現,整個懷孕過程中,血壓值高於正常值的準媽媽,在生產之後有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是血壓在正常值之下女性的6.5倍。 -
準高血壓患者 中風機率逾常人6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825不過,根據新的研究顯示,還未被確診罹患高血壓的「準高血壓」民眾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些人中風的風險也相當高。此項研究發表於由美國神經疾病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所出版的期刊之上。 -
飲食適度添加可可 能改善輕度認知障礙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787這項研究一共找來了90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進行為期8週的測試。實驗中,研究人員讓這些老年人每天飲用含有不等量黃烷醇的可可飲品,共有高含量、中含量以及低含量三種,8週後對這些老年人進行簡易的認知功能與精神狀態評估。 -
運動可逆高血壓基因?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68目前刊載在美國《高血壓》期刊(Hypertension)裡的研究發現,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若保持運動習慣,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比很少運動、甚至沒有運動的人降低34%以上,即使是每星期快走150分鐘,也有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