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每個中高齡者都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最新預測失智症罹病2大指標「高血壓、頸動脈流速較低」,提醒民眾注意血壓,如有高血壓,應該規律用藥,50歲以上民眾則應定期接受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該項研究係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紹源,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神經內科教授王培寧、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等研究團隊共同合作。
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分析1,684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民眾,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流速與認知功能衰退之間有密切關係。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心血管醫學領域重要期刊《美國高血壓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莊紹源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探究頸動脈流速與腦血管疾病之關聯性,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可能風險較高。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研究人員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末期舒張流速」等2大指標,並透過簡易認知功能量表來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
研究結果指出,收縮壓與認知功能表現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血壓愈高者,認知功能表現愈差;另一方面,內頸動脈「尖峰收縮流速」、「末期舒張流速」數值較低者,認知功能的表現較差。
莊紹源說明,綜合研究結果,如果出現較高的血壓值及較低的內頸動脈流速,則會提高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風險。頸動脈流速過慢可能代表顱內的阻力較大,未來將進一步針對頸動脈流速與大腦結構損傷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了解其中的作用機制。
莊紹源提醒,除了高血壓之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可以用來預測民眾罹患預防缺血性中風與認知功能衰退的發生風險,建議50歲以上民眾定期接受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
延伸閱讀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31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女子頻聞到怪臭味竟是癲癇! 全台每2百人有1人得這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64聞到怪異臭味,竟是癲癇發作!有人突然聞到像是燒焦橡膠的臭味,且只有她聞到;之後竟出現單側臉部與手腳抽搐,嚇到直奔診所就醫。醫師發現她曾經歷嚴重車禍,在經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症狀不再發生。 -
我又失眠了!文明病纏身好痛苦 這些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38《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文明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文明病網路聲量排行。 -
不到40就中風! 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什麼是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89李政鴻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 -
空氣汙染恐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造成頸動脈厚度增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86許多研究證實,空汙為肺癌的重要因子,台大最新調查發現,空汙還會增加年輕人頸動脈厚度,長期接觸氣態汙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將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