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MI值
-
身高體重都是3位數 女大生這樣瘦下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233今(107)年22歲的鍾華瑄從小被確診為自閉症,喜歡繪畫但缺乏運動,以致年紀越大,體重越重,身高166公分的她,體重曾一度飆到133公斤,BMI值高達43。所幸,1年半前接受袖狀胃切除手術,至今總共減重65公斤,尋回健康。 -
他過重無法調整鋼釘 減重手術找回健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881據衛福部調查,我國男性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女性每3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每4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肥胖除了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導致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痛風、冠心病、等;且國人十大死因中,即有八項死因與肥胖有關。 -
BMI小於18.5且走路慢 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52英國Leicester大學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Tom Yates教授表示,排除性別、抽菸與否、飲食相關問題,還有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這些與心臟病有關的危險因子之後,他們從研究中發現,和走路速度比較快的人相比,走路慢的中年人,其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是走路快的人的2倍之多。 -
改良式胃繞道手術 減重不必餓肚子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4249對於試過各種減重方式屢屢失敗,甚至自嘲連呼吸、喝水都會胖的人,最後都不得不尋求手術方式改善。安和美醫美外科診所丁大中醫師表示,新型改良式胃繞道與傳統胃繞道手術略有差異,傳統胃繞道手術是將胃和食道連結部位截斷,將食道接到小腸,讓胃逐漸縮小失去作用;改良式胃繞道手術則不將胃和食道截斷,採另闢一條新路徑的作法,將食道接到小腸,讓食物直接從食道進入小腸,不經過胃部消化作用,使食物吸收率降低,長期下來胃容量變小,食量也變少,進而達到瘦身目的。 -
火鍋湯底全下肚 百斤男痛風合併尿道結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任盧嘉文指出,痛風又名「富貴病」,罪魁禍首為肉汁、內臟、海鮮等高普林食物。為了避免痛風,應該多喝水,每天排尿量應超過2公升,若尿液顏色偏深,代表水喝得不夠多,應盡速補充水份。 -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 接種涵蓋率達25%創新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26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離職前夕,批准公費流感疫苗動用第二預備金6.67億元,公費流感疫苗數量將從去年316萬劑,擴增至600萬劑,大幅擴大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疾管署長周志浩預估,這次接種涵蓋率達25%,每4名國人就有1人接種流感疫苗,創下我國公共衛生史上的新記錄。 -
「肝包油」無徵兆 BMI與飲酒是警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03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許景盛指出,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有脂肪堆積,俗稱「肝包油」,一般不會有症狀反應,最簡便的檢查方式是透過腹部超音波和病理切片診斷。造成脂肪肝通常是因肥胖、酗酒、藥物、糖尿病等,或者當急慢性肝炎發作時,肝臟也可能會有脂肪堆積而形成脂肪肝。 -
600萬劑流感疫苗經費到位 10月擴大接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60由於接種人數暴增一倍,且需在短時間內完成接種,對於醫療院所可是一大挑戰,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今年將首次開放職場集體接種,歡迎員工達一定人數的大企業、公司提出申請,屆時醫護人員親臨職場協助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