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LK
-
空汙提高肺癌罹患率 基因篩檢可望提供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08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指出,肺癌可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2大類,其中8成5屬於非小細胞肺癌,以肺腺癌最常見。目前已知的肺腺癌致病基因有許多類型,EGFR基因突變為最多,約占5至6成,至於ALK、ROS1及BRAF所占比率都小於5%,隨著藥物進步,不論哪種致病基因突變,均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供治療。 -
失智「憶」起來! 打破迷思和標籤共創友善失智環境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64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我國是亞洲第2、全球第13個制定全國性失智症政策之國家,106年底更提出失智症綱領2.0版,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之優先任務。據國際資料統計,每3秒即有1名失智症患者,目前台灣已有超過28萬的失智者,到了2065年可能將近90萬人失智。 -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治療 標靶藥物接力使用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939陳崇裕說明,確診肺癌後,病人必須先做基因檢測,依據基因突變種類表現,例如,EGFR、ALK、ROS1等,進行「個人化」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與組合。臨床觀察,超過5成以上肺腺癌屬EGFR基因突變,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腫瘤反應率相當高,腫瘤縮小的比率甚至可以超過8成。不過,不管使用第1線或第2線標靶藥物,平均1年之後,都會出現抗藥性,腫瘤復發或轉移,如果接力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就能延長治療時間。 -
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 倫敦政經學院跨國最大規模調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23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調查顯示,各國民眾仍不了解失智症:3分之2民眾認為失智症只是正常老化現象;5分之1民眾認為失智來自於厄運、神的旨意或巫術;2分之1民眾認為即使有醫療支持、失智者記憶仍不可能改善;4分之1民眾認為失智症無法預防;但95%民眾卻也認為自己有1天可能罹患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沒預兆? 研究:中年罹患高血壓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2研究人員觀察近4,800名患者,他們在24年內會隨訪6次,評估血壓和認知狀態,在第5次和第6次訪問之間,共有516人接受失智症診斷;其中21%的參與者,因中年高血壓伴隨老年低血壓的狀況,也與輕度認知障礙有關。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9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人工淚液治眼乾? 食藥署破解常見迷思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18最近小琪白天上班,晚上又參加活動,戴隱形眼鏡的時間越來越長,眼睛常常酸痛,甚至乾澀到張不開,只能以瞇瞇眼看人,她想買人工淚液來改善症狀,但一走進藥粧店,面對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卻不知該如何選擇。 -
晚期肺癌 每4人就有1人合併腦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4476據統計,確診為晚期肺癌的病人中,每4人就有1人合併腦轉移,出現注意力變差、記不住事情、記憶受損、頭暈頭痛等類似失智的症狀。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斷層掃描,如胸悶、久咳不癒,務必積極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