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DI
-
常貧血小心未老先衰! 補鐵還不夠應搭配5大補血食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11中醫師辛重毅表示,一般貧血患者容易出現疲倦、失眠、掉髮、臉色蒼白或萎黃、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舌頭顏色淡且少血色、指甲顏色淡、眼睛下結膜比一般人蒼白等現象。 -
圖解巴塞隆納肝癌分期 徹底了解肝癌治療策略
癌症新知 / 肝癌4291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
新增2例境外移入確診 4間印尼人力仲介來台申請暫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10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607例11月12日入境台灣,計畫前來工作,由專車接往集中檢疫所,14日出現喉嚨痛與全身痠痛,但未主動通知檢疫所,16日因發燒、流鼻水、持續喉嚨痛,安排就醫採檢今日確診,目前確認接觸者69人,當中44人列居家檢疫,23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
全身性疼痛做遍檢查找不出病因? 可能是心理壓力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21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是種很常見卻又神秘的疼痛病。約有2至6%的成年人罹患此病,是神經科及疼痛科門診常見的疼痛疾患之一。其特徵是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疲勞、失眠、焦慮和憂鬱。這些情形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失能。從過去的臨床研究發現,日常生活精神壓力被認為會誘發或加重纖維肌痛症症狀。然而,壓力曝露與疾病發生間的因果關係在臨床研究上仍然難以認定,且醫學上對於該病的病生理機轉也仍然不清楚。
-
國際失智症日推動德曼莎計劃 從失智症患者需求出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83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於1994年起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2010年起國際失智症日活動擴大為「國際失智症月」,每年9月同步辦理全球性行動活動,連結全世界逾百個國家的失智症協會、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共同響應的宣傳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失智症,呼籲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治療、照護及撕除對失智症的標籤化。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影像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海馬迴萎縮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01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失智症是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形容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跌倒等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 -
衛福部公布瘦肉精豬肉容許值 保證產婦坐月子進補免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10開放「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殘留值,今(5)日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親自說明,除肝臟與腎臟殘留容許0.04ppm外,包含豬肉、豬油、腦、腸、心等,殘留容許值都在0.01ppm;陳時中強調,進口豬肉瘦肉精容許殘留值,都已考慮CODEX與國人飲食習慣,標準下食用不會人體有健康疑慮。 -
新冠肺炎不敢外出 防疫在家運動也能遠離失智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24台灣失智人口也快速成長,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及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108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92,102人,包含65歲以上失智人口280,783人,及45至64歲失智症人口11,319人,整體失智人口佔全國人口1.24%,亦即在台灣每80人就有1人是失智者。此外,推估民國154年失智人口將近90萬人,政府及民間都應及早準備,預防失智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