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70歲的陳姓阿嬤,近期與家人互動的時候,偶爾會忘記近期才說過的話,也不時出現跌倒的狀況,日前在家人陪同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MRI),發現大腦海馬迴有萎縮現象,側腦室空間有也明顯擴大,後續經專科醫師確診為早期失智症。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失智症是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形容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跌倒等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可分為:
1.神經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等。
2.血管性:常與中風相關。
3.續發性:因為其他原因造成失智症狀,包括酒精成癮、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頭部創傷、梅毒、甲狀腺功能低下、硬腦膜下出血、腦部腫瘤等。
失智症狀幾乎不可逆 及早治療可延緩發生
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患者占6成以上,其次是與腦中風相關的血管性失智症,約占1成,只有少於5%失智症為可逆性。因此,若能盡早找出可逆性的失智原因,或早期篩檢出高失智風險者,立即給予治療或介入,便可能改善或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
沈彥君醫師也提醒民眾,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也是高危險族群。失智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多元,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可發現患者大腦中有類澱粉蛋白的異常沉積,影響了腦部功能及腦部萎縮(特別是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另外,少部分的失智症可能與腦部腫瘤、常壓性水腦、腦創傷、顱內出血等相關;以上狀況大都可藉由腦部影像呈現,因此影像檢查在失智症的診斷,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失智症無法治癒 如何降低風險成公衛議題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但可幫助延緩退化的狀況,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成為很重要的議題。全球失智人口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約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國外失智症研究已實證,日常生活控制三高、戒菸、避免心血管疾病可降低失智症風險。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提醒民眾除了避免心血管疾病,也要評估自身與家人的風險因子,並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即時掌握身體狀況、才能做最精準的預防介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壯陽藥含西地那非別亂吃 下場可能小弟硬不起來反要命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延伸閱讀
-
「顱內壓監測器」自7月起納健保! 預估有3千病友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49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8)日宣布,為提升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避免腦傷病人因顱內壓上升,產生損害,自111年7月1日起將監測顱內壓之「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 -
長者走路變慢、記憶下降 研究: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290如果您是1名年長者,步行到你家信箱的時間比以前更長,那麼可能需要請您的醫師檢查一下你的思維能力。最近有個約17000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年走路慢約5%或更多,再加上記憶力下降的人,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 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 -
蔓越莓促大腦血流量 每天食用12週後這些方面改變驚人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624過去大家熟知,食用蔓越莓可以保護泌尿道的健康,但最近英國有1項研究則發現,連續12周,每天食用1小碗蔓越莓,就能改善記憶力並預防失智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研究人員表示,從參與者的腦部掃描記錄顯示發現,食用蔓越莓似乎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流動。 -
戰勝拖延靠意志力? 專家教你對症下藥《告別拖延腦》
健康養生 / 好書報報1312菅原洋平在《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中,想給這些喜歡拖延的人,如何創造全新生活模式,並針對不同的拖延類型,克服拖延腦。 -
跳舞能增強心臟健康 還能強化大腦功能預防失智症發生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486每天散步和吃營養食物,可以幫助你看起來更年輕,但最近有研究發現,有一種活動不僅能增強心臟健康,還能增強大腦功能,那就是跳舞。最近許多研究都發現,跳舞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強腦力並避免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