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2D影像
-
6旬翁愛吃這食物竟患直腸癌 醫曝常見成因與治療方法
癌症新知 / 腸癌3492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和第3位,直腸癌又佔腸癌的30%。呂宗儒醫師指出:「造成直腸癌的原因包括遺傳與飲食,直腸癌患者的1等親家屬有2至4倍的罹癌機率,而日常攝取高脂肪食物與加工肉品,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91蔡濰仲醫師指出,大廠牌的植體表面處理有專利技術,經過耐用測試嚴謹,對於植體壽命的延長有一定幫助,通常依各縣市地域性不同,以該區衛生局核定醫療機構自費醫療項目及收費標準參考,單顆植牙平均價位落在6至10萬不等,若低至1至3萬,就醫前須思考再三。 -
突破傳統2D影像限制 婦科微創3D進化手術時間快2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13傳統腹腔鏡的使用極限,就是2D視野。丁大清表示,2D視野的限制使得需要看清血管或神經的手術變得困難。最近就有1位婦女結紮多年後,因為還想要生孩子,決定要重新接回輸卵管。透過3D腹腔鏡手術不但成功復原,更把原本大約需要3個小時的手術時間,縮短為30分鐘。 -
怕「開腦」抗拒治療腦腫瘤 微創內視鏡手術免留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9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鄭宇凱表示,絕大多數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但可能使身體荷爾蒙失調,出現不正常分泌乳汁、月經周期不正常、肥胖、月亮臉、骨質疏鬆、性功能障礙、巨人症等症狀;若腫瘤大於1公分,則會壓迫視神經,臨床上常見症狀是造成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情形,此案例便符合上述症狀。 -
脊椎骨釘植入若有偏差 恐造成不可逆傷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7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4%,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退化性脊椎疾病已是不可忽略的健康問題之一,過去骨釘植入多半都是藉由2D影像輔助,對於病人解剖結構較難完整分析,尤其高位頸椎結構的變異性高,若植入骨釘時產生誤差偏移,就有可能造成神經、血管受傷而導致不可逆的影響,包括肢體癱瘓、呼吸衰竭或大小便失禁等憾事。 -
孕期超音波檢查 了解胎兒不同階段成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73孕期中,不同階段的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出胎兒不同階段的成長狀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譚舜仁提醒,雖然超音波的準確度可達到60%至80%左右,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工具,胎兒的一些功能性問題仍無法透過超音波診斷。 -
更年婦女憂鬱上身? 竟是活動假牙症候群惹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07就目前台灣醫界的植牙技術來說,安全性其實毋庸置疑,反而是五花八門的植牙種類,讓患者往往不知該如何決定。擁有多年臨床經驗的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表示,在普遍追求低疼痛感、小傷口的趨勢下,水光雷射微創植牙是目前民眾接受度較高的手術之一。運用疼痛度低的水光雷射術式縮小傷口、減低出血量,同時搭配精準的3D斷層設備,在拔牙當天即可補骨,縮短冗長的植牙過程,控制在3次療程以內完成整個植牙手術,比起以往動輒需一年的時間縮短許多。
-
高層次超音波 嚴格把關胎兒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鍾繼賢醫師表示,現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給付兩次產前的超音波檢查費用,屬基本項目的檢查,主要評估胎兒大小、胎位、羊水量和胎盤位置等。而懷孕20至24週時,寶寶的器官已發育到一定程度,可透過「高層次超音波」進行較精細的檢查,讓準爸媽提早了解胎兒的健康狀況,若有任何異常也能在出生後及時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