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鼻胃管
-
吞嚥困難只能依賴鼻胃管? 醫:靠復健能找回進食功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38台灣長照機構中有94%的病患使用鼻胃管,但這並非治療吞嚥困難的唯一解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表示,吞嚥是人體每天都會使用且很重要的反射行為,吞嚥困難有很多不同的表現方式,而大部分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是可藉由吞嚥復健來改善的。 -
中風後吞嚥困難、喝水嗆咳! 2組訓練遠離吸入性肺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48衛福部彰化醫院語言治療師顏婧縈表示,身體狀況不佳的年長者常嗆咳,食物進入氣管後引發吸入性肺炎,根據統計,吸入性患肺炎者的死亡率近5成,可以說是年長者的一大殺手,常常讓家人措手不及。而造成嗆咳的原因,很多是因為吞嚥障礙,如果改善吞嚥能力,就能減少嗆咳的發生。 -
早產兒家庭負擔沉重! 明年2月多項藥物健保放寬給付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012台灣每年約有1萬4000多名早產兒,出生後半年家長需自費用藥、購買營養品,且請假不易,為此,多名立委與早產兒基金會齊聲呼籲政府正視早產兒相關議題。相關部會均有正面回應,健保署允諾明年2月將給付多種相關藥物,食藥署則將放寬營養品法規,勞動部擬將放寬早產兒家長的家庭照顧假天數。 -
針灸可以這樣用! 女大生裝人工肛門後腸沾黏針灸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7621歲女大生接受外科手術裝置人工肛門,術後嚴重沾黏,導致腸阻塞,伴隨發燒、乾嘔、腹脹,常在半夜痛醒,到醫院接收中西醫合併治療,透過軟便劑、抗生素及止痛藥,緩解症狀,另以針灸減輕疼痛,順利改善症狀,並出院回到學校,重拾書本。 -
中風後拚復健!馬拉松之父僅花半年 從臥床到站起行走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244「我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人生第1次遇到要復健!」被譽為馬拉松之父的盧瑞山,本身具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68歲的他在今年4月某日運動後,竟出現無力、意識改變等中風症狀緊急送醫,經手術後一度生活無法自理,只能整日臥床,這讓熱愛運動的他相當絕望,所幸積極復健之下,他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每日健走2、3公里也沒問題。 -
女童頭暈、嗜睡!因腦炎進加護 中西合併治療穩控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4腦炎造成因素為何?馬偕兒童醫院說明,部分病人的腦炎是自體免疫原因所引起,此次個案罹患的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通常發生於感冒之後,透過對抗自己的神經髓磷脂造成所謂「脫髓鞘」疾病。治療方式採取高劑量皮質類固醇,大多數兒童對藥物反應很好且大都能完全或接近完全康復,如果此法效果不佳,也可以改用血漿置換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療方式。 -
SMA健保放寛給付上路 醫勸病友把握機會積極評估治療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6759目前SMA的治療藥物有3種包括:背針、口服藥物、基因治療。周怡君主任分析,這3種藥物的治療目標,都是要讓神經可以存活。其中,背針是最早用來治療SMA的藥物,因為它藥物的分子比較大,藉由背針的施打,將藥物送到神經細胞,進而強化神經細胞的能力,讓它存活,甚至提升功能。 -
男子喉嚨卡卡!連粥都難嚥 檢出7公分腫瘤確診食道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84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表示,食道癌常見2大類分別為鱗狀上皮癌及腺癌,雖然所屬種類不同,症狀上卻多以吞嚥困難來表現,一般會以上消化道內視鏡(或稱胃鏡)評估及切片,再依據其他影像學檢查來判別期數,然而出現症狀就醫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