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鼠蹊部
-
蛋蛋變大又變硬 33歲男檢查發現竟是睪丸癌上身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100洪峻澤醫師指出,睪丸大小與性功能好壞無關,睪丸變大、變硬要有警覺性,肯定不是好事,小心罹患睪丸癌。睪丸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常見症狀如無痛性的腫大、變硬,有沉重感或合併陰囊積水,男性女乳化的情形。10%的人會因睪丸腫瘤出血或梗塞造成急性疼痛,10%的人會出現遠端轉移的症狀,如背痛、咳嗽、咳血、骨頭痛、下肢浮腫等。個案因警覺性高早期發現,所以治療結果很好,由於左側睪丸仍正常,應不影響生育。 -
腦中風治療搶黃金時間 奇美跨院區整合求效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85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勝翔指出,腦中風在台灣10大死因排名第4,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此,中風後幸運存活的患者,有相當大的比率陷入臥床、行動不便、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困境。如何有效治療以減少相關失能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
親友推薦的偏方真的有用? 用藥前先釐清這3項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726中醫師王瑜婷說明,大部分癌友都會對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感到焦慮,以致想尋求其他偏方,建議病友在使用前,應該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腫瘤期別」外,「自己的體質」、「藥物的性質功效」。 -
SOS!新生兒照護 常見皮膚問題懶人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7新生兒的表皮角質層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質分泌不足,新生兒的皮膚容易產生乾燥及龜裂現象,在出生24至36小時後會開始有脫皮的情形發生,並持續2至3周。可為寶寶擦拭嬰兒油以滋潤寶寶的皮膚。 -
下肢腫痛不良於行 竟是10年前膀胱腫瘤復發引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0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指出,許多人都有下肢水腫疼痛經驗,但大部分下肢腫痛係因肌肉筋膜發炎所引起,其次為腎功能不佳或是心臟功能不佳引起的水腫,而極少數下肢水腫是因為腫瘤引起的。郭忠和表示,該名患者至門診時,左下肢外觀大腿、小腿均勻腫脹,這與一般下肢水腫不太一樣,像是水管塞住下肢回流,而引起腫脹。但經下肢血管超音波檢查並無阻塞,而心臟及腎臟功能亦正常。 -
高血壓用藥仍起伏不定 導管治療有助穩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3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台灣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國內目前有近500萬名高血壓患者,卻有3分之1不知道自己血壓偏高,即使得知罹病,能妥善控制的患者比例僅3至5成。 -
寶寶小又軟怎麼洗才好 學會5步驟洗澡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98幫寶寶洗澡,對於新手爸媽而言不是件簡單的事。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馮鈺婷表示,若爸媽能清楚了解寶寶洗澡的環境準備及步驟,提前留意可能存在的危險因子,多少能減少心裡的緊張及擔憂,進而與寶寶度過一段美好的洗澡時光。以下5個步驟確實做好,別慌張: -
八旬嬤鬼月忌諱開刀 疝氣腹脹痛到要人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64女性得到疝氣的比例較低,但痛起來還是很要命!台中80歲陳奶奶日前感到肚子腫脹、想吐,且食慾不振,半年多來清瘦身形更顯孱弱,赴醫檢查原來是腹股溝疝氣所致,但奶奶自認年紀大,加上正值農曆7月「擔心被抓走」,經家人苦勸才同意接受「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快速恢復好氣色,讓家人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