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黃體激素
-
排卵檢測非驗孕 用對試紙才能助好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23傳宗接代是人生重大課題之一,藉由排卵試紙的輔助,可更準確地推測排卵日期,當檢測結果逐漸由陰性轉變為陽性時,就是積極「做人」的好時機;若要判斷是否能夠如願懷孕,則可透過驗孕試紙檢測尿液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過排卵試紙及驗孕試紙皆屬醫療器材,民眾應選購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產品,使用前須詳閱說明書,依指示正確操作,提升好「孕」機率。 -
孕期牙齦痛難清潔 準媽媽5月起免費洗牙3次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24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主任高壽延表示,女性懷孕期間,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激素分泌增加,會促進發炎反應,若牙齒原就不好,懷孕時牙齒發炎症狀會加劇。 -
婦人長期焦慮失眠 竟是更年期作祟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2443一名48歲陳姓婦人因時常感到焦慮、心情鬱悶,且有失眠困擾,至身心醫學科就醫、服藥數個月後仍不見好轉,後來經朋友建議至婦產科門診檢查發現,陳姓婦人有月經不規律及潮熱盜汗的現象,醫師診斷為更年期不適症狀,服用藥物補充荷爾蒙後,終於獲得改善。 -
塑化劑刺激孩童性早熟 成大找出關鍵答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41成大環境醫學所博士生陳重羽表示,國外自1933年就開始研究塑化劑造成孩童性早熟的現象,發現男女比例大約是1比10,女童情況特別嚴重。男童性早熟多數是腫瘤或是腺體異常造成,但女童性早熟卻尚未找到明顯病變。因此成大團隊希望找出塑化劑與女童性早熟關聯的解答。 -
女性抗憂鬱 研究:每週吃2次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31而魚類的好處不只如此,近來有項研究發現,女性一週攝取兩次魚肉,可以預防憂鬱來襲,研究刊登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產婦憂鬱有徵兆 產檢及早發覺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55郭恬妮醫師指出,先前有憂鬱症病史,或是荷爾蒙變化或身體不舒服造成心情低落以及懷孕期間調適困難,過於擔憂生產過程、孩子出生的健康,都會造成「產前憂鬱症」。 -
孕婦泌尿道感染復發高 應小心防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330台灣婦女健康學會(WHAT)發表一份針對「台灣孕婦泌尿道感染認知與行為」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中有三成孕期中感染泌尿道炎,且高達四成日後復發。超過四成的台灣孕婦出現排尿異常症狀,尤以頻尿、排尿灼熱感及排尿疼痛感居多。近七成台灣孕婦少喝水、四成經常憋尿,成為泌尿道炎的高危險群。 -
雌激素緩解更年不適 還可降低婦癌風險?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2256但是最近醫學專家卻發現,單單使用雌激素的荷爾蒙替代療法,應可減少20%的乳腺癌發生風險,並顯著減少女性死於癌症的風險,且在治療結束之後,藥物的效益顯還可持續許多年。因此,醫學專家認為,不需要停止服用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因為服用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在短時間內,可以讓許多女性安全生活,並減輕更年期所帶來的熱潮紅、夜間盜汗及情緒起伏等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