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黃彥儒
-
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0442國人食用保健食品風氣盛行,但對於產品的保存是否都做對了呢?許多民眾對於保健食品保存的方式存在許多錯誤觀念,導致保健食品變質,吃了不但無益,反而可能傷身。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黃彥儒藥師針對民眾常見的保存迷思逐一破解,並提供正確的保存方法,以確保民眾吃得安心,並且吃出健康。 -
拔牙前該停藥?藥師提醒抗凝血與止痛藥 恐增出血風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855洗牙、拔牙、植牙,這些都是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社區藥局開業藥師黃彥儒提醒,在接受牙齒治療時,如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等,務必先與醫師討論,是否事先停藥,以免引發出血風險。 -
年度健保總額協商意見分歧? 醫界提2建議遭各界反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68明年度健保總額大餅費率尚未底定,但已引發醫界、民團相互抨擊,醫院代表希望罕藥專款「歸零」,全數改由公務預算支付。罕見疾病基金會反擊「此舉無疑斬斷所有病類近1.7萬罕病患者的治療生機。」,健保署長石崇良則強調,罕藥目前沒有被排除在總額之外,明年預算絕對比今年更高。 -
痠痛貼布貼太久真的沒事? 專家曝:小心皮膚紅腫癢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13一般來說,痠痛貼布合理的使用量為成人1天是2至3片,1次使用1片,1片貼4至6小時就要取下,以免在皮膚附著過久,產生過敏現象。孩童因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使用貼布應選擇成分較單純,且依體重使用劑量比例為原則。 -
春節前備藥攻略!盤點8大必備藥品 出遊、團聚更安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43農曆春節期間,是闔家團聚的溫馨時刻,也有不少民眾會選擇在假期計畫出遊,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提醒,無論居家或是出遊,務必備妥感冒藥、腸胃藥物、預防暈車藥物、蚊蟲叮咬藥物、自身慢性病用藥、緩解宿醉藥物、外傷急救包、防疫用品等8大藥品,才能有備無患。 -
藥駕危機!駕駛開車前吃這些藥 副作用恐增事故發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2「酒駕」事件不斷,引發天怒人怨,但「藥駕」意外卻可能遠高於「酒駕」,《趨勢民意調查》發現,3成5的駕駛每週服用至少1種可能造成危險駕駛的藥物,為此,台北市藥師公會將藥物分為4級,其中安眠藥物、某些肌肉鬆弛劑、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為紅色警戒,開車前千萬不能服用這類藥物,以免引發車禍意外。 -
兒童誤食藥物!家長別再亂灌牛奶解毒 專家曝正確做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38為了方便吞食,許多藥品、保健食品都會包覆著一層糖衣,但這也增加了幼兒誤食藥丸風險,藥師提醒,家長務必將藥丸、保健食品放在小朋友無法觸及的地方,千萬不要直接放在餐桌或是茶几上。如果孩子真的不慎服用,務必先瞭解吃了哪些藥物、劑量,如有症狀,緊急就醫。 -
提神飲料若含「這成分」不能當飲料喝! 喝太多恐成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00熬夜工作、長途開車時,許多人習慣飲用提神飲料。不過,藥師提醒,部分提神、能量飲料含有酒精,且濃度高於8%以上,屬於指示藥品,只能在藥局購買,且有用量限制,如果過度飲用,恐有成癮風險,或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持續服用慢性藥物的民眾如果過度引量這類營養補充飲品,還可能產生藥品交互作用。提醒民眾,在使用這類產品時,不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