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風險群
-
醫師提醒正確用藥關鍵步驟! 控制心血管疾病該這樣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5東生華製藥與健康傳媒於5月27日在高雄舉辦「2023啟動心航線——全台護心大串聯」公益講座,邀請到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鍾昇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李美月,分別以「打造健康體質避免高血壓」、「心絞痛保命關鍵3步驟」、「揪出高血脂!別踩心血管地雷」主題進行專講,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分享給大眾。 -
5旬婦人罹女性頭號癌症 結合中醫抗癌穩定病情未轉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40莊振杉醫師舉例,1名年約50歲的林姓婦女在2021年10月發現罹患右乳腺癌,腫瘤約2公分,已手術並化療多次,出現諸多副作用及身體不適症狀,包括口乾舌燥、頭暈、肩頸痠痛、倦怠乏力、眼睛乾澀、胸悶、心悸、氣喘等,給予處方如紫根牡蠣湯、十六味流氣飲、養心湯、麥門冬等,服藥3個月後,林姓婦女的症狀已完全改善。 -
帶狀疱疹趁虛而入!不顧好恐留後遺症 醫籲打疫苗預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87新竹台大分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周孜容透露,帶狀疱疹是因民眾小時候感染過的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中,於免疫低下時,再活化發作所產生的症狀。通常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尤其是長期處於高壓、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
不知不覺就得糖尿病! 小心肥胖、高血壓都是危險因子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4糖尿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而肥胖、缺乏運動、高血壓、高血脂、吸菸、飲酒過量、遺傳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依據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約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 -
回顧2022年殞落名人 日本首相、英國女王等先後離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874烏俄戰爭、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到解封共存、裴洛西訪台、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在送走2022年之際,大家在歡笑中迎接2023年的到來,展望新年的同時,回顧過去1年間,因各種原因離開人世的國內外名人,《NOW健康》與您一起緬懷逝者。 -
健康的B肝帶原者? 醫示警:錯誤觀念恐釀成肝癌危機
癌症新知 / 肝癌7850多歲陳媽媽B肝帶原多年,但未正視肝疾威脅,只是服用養肝保健食品,直到一次至診所接受抽血檢查,肝指數飆高,已達6、7百,超過正常值約20倍,這才認真回診追蹤,3年後,超音波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目前正接受藥物治療。 -
台灣腎臟患者未來將破3百萬人 專家點名4大族群要注意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59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人口老化,慢性腎病患者愈來愈多,健保負擔日益沉重,研究顯示,到了2027年,台灣腎病人口恐逼近300萬大關,如何預防早期腎病,成為公衛界、醫界及政府努力的重點。 -
長期戴藍牙耳機!全球10億青年恐損聽力 醫曝改善方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6外媒《衛報》報導,由「BMJ Global Health」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12到34歲的青年中,有24%的人「音量過高」,也就是以不安全音量收聽音樂,甚至強調全球超過10億的年輕人口恐面臨「聽力受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