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風險因子
-
首例新冠境外移入包醫療專機回台 迦納確診使用呼吸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61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619例今(2020)年2月前往迦納經商,10月下旬曾經接觸確診個案,因有返台探親需求,11月4日在當地病毒採檢,次(5)日結果呈現陽性,原訂在自宅隔離,卻因病況持續加重入住當地醫院。 -
糖友牢記「控糖321」 血糖監控3指標、2注意、1定要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3根據統計,我國糖尿病盛行率超過11%,患者人數超過230萬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調查發現,96.65%糖友合併至少1項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肥胖、出現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或慢性腎臟病史。 -
全台4分之1人罹患胃食道逆流 當中合併耳鳴不在少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42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 -
骨質疏鬆需要治療嗎? 為減少骨折發生有其必要!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1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沈怡伶說,骨質流失在沒有任何保健觀念的介入之前,是隨著年齡增長漸進發生的,事實上就是一種慢性病的概念。根據國民營養調查,2016至2019年國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平均盛行率分別為25%、21%、10%,而骨質疏鬆症在50歲以上的盛行率約20至30%,此數值可能還是低估的情形下,相對於三高預防與介入的積極,國內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概念可能還是停留在老化的自然現象,不需要積極面對。 -
守護視力健康密碼3010120 親子Eye眼唱跳動起來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785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謹守eye眼健康密碼:3010120,落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並鼓勵幼兒園所可將室內課程多轉為戶外活動,或者全家每天一起到附近公園運動,達成護眼、健身雙重效果。 -
手抖失眠原來是禁忌食物吃太多 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0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是指血液中有過多的甲狀腺荷爾蒙,病人常會有大脖子(甲狀腺腫大)、心悸、心跳變快、體重減輕、手抖、焦慮、失眠、怕熱、易流汗、掉髮增加及排便次數增加等症狀。 -
食在小心! 反式脂肪可能提高失智症罹患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83這項研究針對日本1,600名沒有失智症且平均年齡為70歲左右的老人,進行為期10年的追蹤觀察,在此期間內共有377人罹患了不同類型的失智症。研究人員在排除高血壓、糖尿病與吸菸等高風險因子後發現,血液中反式脂肪的含量最高者相較於含量最低者,罹患各類型失智症的機率多出了52%。 -
糖尿病致肺炎風險高 65歲以上感染率多3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6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近10年來,台灣肺炎死亡率逐年攀升,主要原因為人口高齡化,老年人免疫力較差所致,美國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肺炎鏈球菌肺炎發生率幾乎是年輕人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