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熱量
-
醫師提醒正確營養觀念 遠離食物過敏原長高有轉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4幼童青少年的長骨有著長高關鍵生長板,在生長激素的影響下,可以不斷增長骨頭,身高也就越來越高,因此生長激素也是長高的重要因子。模力診所陳南宏院長表示,生長激素的重要成分就是胺基酸,同時也是蛋白質組成元素,換句話說,想要大腦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就必須有充足的蛋白質作為原料。 -
孕媽咪產前注意8件事 順利迎接新生命到來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78孕期來到36周,產檢頻率變成每周1次,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指出,每次皆會觀察胎兒的體重變化、羊水量、胎盤位置、心跳,以及確認胎位。而後期還有1項重要的檢查是乙型鏈球菌篩檢,醫師會以專用棉棒,在孕婦的陰道口及肛門口採取檢體,做細菌的培養,約5至7天左右就能確認是否感染到此菌種。 -
麻辣鍋含大量牛油熱量高 辣油刺激胃食道恐出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66麻辣鍋湯底大多數都用大量牛油製作,熱量非常高;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麻辣鍋因味道辛辣,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喝湯,但如果以為不喝湯熱量就變少,恐怕踩到地雷。因為放到火鍋內煮的食材都會沾附湯汁油脂,特別是青菜,常見的有高麗菜、大白菜、金針菇,其實都會吸附湯鍋內的油脂。 -
小時胖不是胖? 高熱量飲食導致小四學童脂肪肝炎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19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王小弟身高約160公分,體重75公斤,高壯體格讓父母引以為傲,總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甚至「現在胖一點,以後長高就會瘦下來」,以致於王小弟養成「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習慣,飲食方面也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學校健康檢查才發現GPT指數高達185,才讓父母驚覺大事不妙。 -
收入太少真傷「心」? 研究:薪水與心臟病風險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27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收入穩定的參與者比起來,收入減少意味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升高,包括心臟病發作、致命性的冠心病、心臟衰竭或是中風等。相反的,另外有20%的家庭收入增加了50%以上,心臟病相關風險則明顯下降。 -
DIY中秋烤肉醬 搭配柚香美味又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52烤肉時也可以將五花肉用切碎的柚子皮、黑胡椒、肉桂粉、高粱酒、鹽醃15分鐘以上,在烤盤上煎到金黃酥脆,切片後淋上泰式柚子酸辣醬。黃經典指出,柚子的外皮精油有很濃郁的香氣,山豬肉烤起來就有很清爽美味的柚子香。 -
含糖飲料真的要少喝 研究:肥胖之餘還可能致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58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發言人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已知肥胖可能致癌,應讓消費者停止飲用。美國癌症協會ACS營養和身體狀態總經理Colleen Doyle也認為,全面減少含糖飲料是個好主意。 -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肥胖與社經地位有關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315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社經地位是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主要是低社經地位者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相對較弱,其中肥胖又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上述的研究發現也與此現象相呼應。邱弘毅呼籲,政府應努力營造健康的飲食環境,讓不同社經地位的人都能獲得較健康的飲食,進而避免肥胖風險,以降低健康不平等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