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鬆
-
「老倒縮」是老人通病? 醫:骨鬆患者較常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76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暨嘉義長庚名譽院長許文蔚表示,一般人總認為「老倒縮」是一種正常老化的現象,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在健康的老人身上。臨床上,中老年人會出現「老倒縮」的情況,常因骨質疏鬆引起脊椎壓迫性骨折,進而造成的駝背。 -
北歐日照不足骨鬆問題多 預防骨鬆別忘日曬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77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兼門診部主任楊士賢醫師表示,預防骨鬆除了要重視鈣質補充外,對於維生素D的攝取也不能偏廢。依據國際標準,維生素D濃度不低於30 ng/ml才算足夠,若少於15 ng/ml則表示缺乏,易引發軟骨症。而台灣地區普遍介於15 ng/ml至30 ng/ml間,攝取量並不充足。 -
美鳯姐樂當「健」骨頭 呼籲民眾向骨折說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21陳美鳳提到,她身邊有許多朋友有骨鬆困擾,她分享自己的保骨經驗,只要一有空就一定會外出曬曬太陽,提升維他命D的合成率。因她對乳製品過敏,現在會透過鈣片或營養品補充鈣質,多吃芝麻、雞爪、花生豬皮湯等食物。此外,勤做劈腿拉筋等伸展運動,強化肌力和筋骨,可減少骨折或扭傷的風險,避免高齡容易出現的骨折危機。 -
響應世界骨鬆日 「保骨格格」LINE貼圖宣導衛教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833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最新調查顯示,全球有超過200萬人正面臨骨質疏鬆的危機,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例因骨質脆弱而受損的新增案例。而在台灣,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出版《2015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中指出,全台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關節或腕部之骨折,其風險高於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風險的總和。而男性約有五分之一的骨折發生率,比前列腺癌發生的風險還要高。 -
脊椎關節炎非運動傷害 延誤治療變「傑尼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44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謝松洲主任指出,脊椎關節炎患者常見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屁股痛、下肢關節發炎、經常性的肌腱韌帶發炎等,很多人會以為是因為自己太操勞或是坐姿不良引起。像王先生這樣誤以為是運動傷害的,也不在少數。 -
新手媽咪哺餵母乳數月 身高竟縮水10公分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93838歲的陳小姐身體一向健康,去年9月生第一胎後,以母乳餵食,今年初開始漸有背痛、駝背、身高持續變矮。因為母乳量大,嬰兒長大、變重,她天天抱著嬰兒餵奶,身高竟矮了10公分。 -
重度骨鬆患者貿然植牙 恐導致牙床骨壞死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027「骨鬆患者常有口腔健康問題。」權泓牙醫診所黃泓傑醫師說,骨鬆患者常合併其他慢性疾病,而慢性病藥物副作用可能影響口腔健康。這類患者如果缺牙太多,無法正常飲食,咬不動硬點的食物,只能吃流質食物,各類營養攝取不足,將陷入骨鬆/健康上的惡性循環,為此,許多骨鬆患者選擇植牙。 -
骨密+柔軟+平衡+肌力=行動力關鍵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2「骨鬆性骨折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吳至行說,多數民眾非要等生活中因跌倒骨折就醫,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骨折造成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無力等併發症,恐大大影響患者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