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歲王先生早在國一時腳踝反覆發炎腫痛,多年後經磁振造影才確認,原來是罹患了跟知名藝人一樣的「僵直性脊椎炎」。
運動時總是比別人更常受傷?小心可能是脊椎關節炎在作怪。46歲王先生早在國一時腳踝反覆發炎腫痛,受傷請假頻率實在太高而休學。多年後經磁振造影才確認,原來是罹患了跟知名藝人一樣的「僵直性脊椎炎」。只可惜沒有及早積極治療,脊椎關節已有沾黏,脖子無法正常轉動。
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謝松洲主任指出,脊椎關節炎患者常見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屁股痛、下肢關節發炎、經常性的肌腱韌帶發炎等,很多人會以為是因為自己太操勞或是坐姿不良引起。像王先生這樣誤以為是運動傷害的,也不在少數。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疾病發病時患者年紀多半不大、又以男性居多,一忙起來、疼痛忍一忍過了,就沒多注意。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在門診就曾經看過「駝背超級嚴重,骨鬆得一蹋糊塗」的患者,7、80歲才知道自己罹患脊椎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若經年累月不治療,最終體態會如寶可夢裡的「傑尼龜」一般,嚴重駝背、抬不起頭。蔡長祐主任說,這是因為當身體發炎時,破骨細胞把骨質吃掉,造成嚴重骨質疏鬆,加上患者韌帶接點鈣化硬化,骨頭撐不住身體重量,背就越來越駝。一旦X光看到脊椎因發炎破壞時,再介入治療也無法逆轉先前已經造成的傷害。
蔡長祐主任呼籲大家不要強忍病痛,若有找不到原因的持續性下背疼痛,合併身體出現如感冒疲倦症狀,於晨間起床時脊椎特別僵硬、僵硬甚至超過30分鐘、1個小時,直到身體活動後才好轉,晚上痛到睡不好,或是合併有腫得像香腸一般的手指、腳跟痛、周邊關節腫痛、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眼睛葡萄膜炎、皮膚乾癬等 ,建議應尋求免疫風濕科治療。
蔡長祐指出,目前脊椎關節炎有治療用藥,除了解除疼痛,早點把發炎控制下來,可避免日後合併症發生,也能過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與疾病共存。
延伸閱讀
-
長期喝純水擔心礦物質不足導致骨鬆? 專家告訴你真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06長期喝純水會造成礦物質攝取不足、骨質疏鬆嗎?許多民眾在廚房裝置逆滲透等淨水儀器,或是長期飲用賣場所販售的純水,卻擔心礦物質攝取不足,而引發骨質疏鬆,或是幼兒發育不良,長不高。 -
81歲老婦腰痛長達3個月 椎底成型微創手術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80壓迫性骨折除了疼痛之外,也可能出現駝背的症狀,但因為許多患者以為是老化所致而輕忽駝背症狀,結果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而無法治療,甚為可惜。 -
胖子容易掉牙? 研究:肥胖恐釀牙齦發炎增加掉牙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60從研究中發現,肥胖引起的慢性發炎症狀,可能會引發稱為破骨細胞的發育,這些細胞會分解骨骼組織,這包括牙齒的牙槽骨部分。Buffalo's大學牙科醫學院口腔生物學教授 Keith Kirkwood 博士指出,儘管肥胖程度與牙周(牙齦)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但尚未完全了解這些疾病之間聯繫的機制。 -
藥吃對時間! 藥物服用最佳時機發揮療效「藥到病除」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97《哈佛健康》(experts at Harvard Health)的專家表示,這要看情況。為了獲得最大的藥效,以及避免一些可能的副作用,應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間服用某些藥物,這種方法稱為「時間療法」。以下是一些類別的藥物以及有關何時服用的建議,不過,還是要諮詢您自己的醫療保健從業人員或是藥師,以確保人身安全。 -
多喝牛奶補充鈣質防骨鬆? 網友熱議骨質疏鬆10大疑惑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801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衛福部在2019年統計,台灣有10.2%男性、25.2%女性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7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4人有1人就有骨質疏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