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食習慣
-
兒時肥胖要當心 恐增終生重度憂鬱症機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85該研究由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進行,受測者共889名,平均年齡75歲。研究者先讓受測者接受評估,了解受測者目前是否有憂鬱症狀或過去是否曾罹患重度憂鬱症,再以學校過去的記錄做對比,了解受測者8至13歲時的身高和體重資料。
-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98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不外乎胃繞道、縮胃,還有胃夾手術等,不同的減重手術各有其利弊。台中大里仁愛醫院顧問醫師趙世晃說明,胃夾手術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把「胃夾」夾在食道下方與胃壺部上方後固定住,液體食物可流過去,固體食物必須細嚼慢嚥,才能通過僅僅1公分的管徑進入大胃囊。換言之,在不破壞胃部原有結構下,可延緩食物進入胃,並拉長胃排空的時間,製造飽足感,以達到減少攝取熱量的目的。減重成功後若有必要可將胃夾取出,就能恢復胃部的原有模樣。
-
想減肥除了吃對食物 在對的時間吃更重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186美國羅馬琳達大學(Loma Linda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和捷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收集了5萬多名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從分析結果發現,與體重指數下降相關的4個因素,包括每天只吃1、2餐、晚上長達18個小時不吃東西、有吃早餐的習慣、以及早餐或午餐是一天中最豐富的一餐(尤其是吃豐盛的早餐)。 -
小兒過敏難熬 中藥蒸腳促體內排毒可改善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07孩子出生後,在媽媽哺餵母乳期間,媽媽吃什麼,乳母就含有什麼成分。因此在懷孕及哺乳過程中,如果常吃白米、白麵、肉、蛋、奶等食物,又常使用止瀉藥、治療過敏等成藥,就可能讓身體產生過多黏液,一旦無法適時排出體外,就會淤積在身體各部位。黃鼎殷醫師解釋,如果黏液淤積在鼻腔,就引發鼻過敏;堆積在皮膚組織,就會造成異位性皮膚炎。 -
睡眠不足6小時 腸躁症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13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楊燿榮主任指出,國外研究證實,長期睡眠作息不正常,影響腸胃菌相,甚至引發腸胃疾病,呼籲國人應透過睡眠調整、補充好菌與規律飲食等方式,才能維持腸胃健康。
-
喝黑豆水能變瘦? 消水腫不等於減體脂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896聯安診所徐景宜營養師也指出,許多人認為喝黑豆水能減肥,主要是因為黑豆水有利尿、消水腫的效果,故會導致體重略微下降,讓人感覺自己好像瘦了;但事實上「減重」並不等於「減肥」,體重降並不代表體脂降,因此如果想單靠喝黑豆水來減肥,而沒有搭配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的話,恐怕還是成效不彰。 -
夏日腸病毒大作戰 四大徵兆應緊急送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8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羅以說明,腸病毒是夏日威脅學童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症狀表現分為口腔長小水泡、潰瘍的皰疹性咽峽炎,以及合併手、腳長紅疹的手足口症,兩種都可能有發燒情形。由於腸病毒容易藉由飛沫或糞口傳染,小朋友抵抗力又較弱,因此國小、幼稚園學童是最常見的感染族群,然而嬰幼兒和大人若有接觸病患,也有可能感染。
-
上班族外食營養評比 多項傳統美食不及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5「好食課食育團隊」專業營養師群逐一拆解餐點,計算各項營養素和六大類食物的份量,能否滿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標準為國人飲食現況熱量分配、每日飲食指南營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