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食品加工
-
萊豬公投在反對什麼? 消基會指出疑慮盼政府多加正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19政府宣布開放添加萊克多巴胺(下稱萊劑)飼養的美國豬肉產品進口台灣,並同步修訂「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等法規,公告施行進口豬肉萊劑合法殘留量等9項行政命令,自此打破長期以來禁止輸入台灣豬肉產品使用萊劑的國內禁令,並同時要求爾後於國內銷售的所有豬肉產品及供應豬肉製品的所有商店及業者,均應標示「產地來源」標示,而拒絕採取「萊劑標示」的風險管理配套。 -
好市多葡萄糖胺軟骨素防腐劑超標 毒物專家揭食用後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36食藥署抽驗發現,這批商品含有防腐劑「苯甲酸」0.5g/kg、「己二烯酸」0.2g/kg,兩者數值均在安全標準值以內,但「混合使用」防腐劑時,數值總和為1.23,超過規範標準。 -
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 專家呼籲職安感控3方針照顧員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昨(21)日發表「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成果,共有1,117名企業的雇主、人資部門、護理人員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等相關人員填答問卷,問卷涵蓋調查員工健檢、疫苗福利、疾病教育課程等職安措施。 -
小吃攤賣場進口商應遵守瘦肉精標示 殘留超標可罰2億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342今(5)日衛福部公佈,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安全容許值,承諾維護民眾「選擇權」,要求只要用到豬肉各業者,不論小吃攤、食品加工、市場賣場等,都須要標示豬肉產地,部長陳時中強調,面對競爭國際豬肉競爭,台灣豬肉就是比較好吃,自己沒有說過要帶頭吃,而是不得不吃。 -
未來肉比較健康? 營養師提醒注意食品添加物成分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07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黃豆有相當高的蛋白質,如果植物肉主原料是豆類,可以滿足身體蛋白質所需;但植物性食材沒有肉類口感,如果要有肉一樣的味道,很可能放入許多添加物,不同廠商可能考量成本,所使用添加物就會不一樣,例如肉的紅色,天然食材染色可能成本高些,低成本色素也可能有廠商考慮。 -
7月1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 違者最高處以3百萬元罰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53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表示,過去為了追求人造奶油柔軟的質地,常以部分氫化方式加工,但也因此易產生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也被研究發現具有許多不良健康影響,除導致人體「壞膽固醇」含量提高、「好膽固醇」降低外,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其危害可能更甚動物性油脂,使得不完全氫化油脂從食品加工的新星,成為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過街老鼠。 -
夏季急性腸胃炎高峰 微生物汙染是禍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99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近2年的食品中毒案件病因發現由細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案件數中,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位居前4名。一般微生物生長最適當的pH值介於6.5至8.5,因此食品加工時,常透過酸化讓pH值降至4.6以下,避免微生物生長;而乾燥脫水,降低食品水活性,也能延長保存期限。 -
即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 杜絕人工反式脂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許多食品業者在製造糕點、餅乾等加工食品時,常使用「不完全氫化」的植物油,雖然可以讓口味變得更好,且增加保存期限,但食品中也因而含有人工反式脂肪,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從即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違者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置,最重罰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