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處方藥
-
暑期出國旅遊 採購藥品須注意限量規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47目前我國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依類別不同,而有不同規範,非處方藥不限種類,每種至多攜帶12瓶(盒、罐、條、支),合計不得超過36瓶(盒、罐、條、支);攜帶處方藥的民眾,則需有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且以6個月用量為限,如果未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者,則以2個月用量為限,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
-
DEET含量15%以下防蚊液 便利商店可購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12目前含有DEET成分之防蚊產品,濃度一般都在12%至50%間,其中DEET成分濃度15%以下的,在食藥署「指示藥品及成藥諮議委員會」考量安全性及可近性之整體評估下,將其轉為「乙類成藥」。另外,食藥署已於105年3月公告「西藥非處方藥仿單外盒格式及規範」,規範廠商須提供民眾看得懂的仿單,且外盒需有統一格式刊載。 -
國人胃食道逆流盛行 平均每人每年服藥逾百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0研究指出,國內六成胃食道逆流患者合併夜間症狀,半夜嘔酸水、火燒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睡眠不足,隔天精神不濟,導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引發焦慮及憂鬱。 -
海外旅遊血拚須節制 食藥品超量恐受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04食藥署提醒,國人出國購買保健食品或藥品等回國使用,必須符合財政部訂定「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農畜水產品、菸酒、大陸地區物品、自用藥物、環境用藥限量表」之規定範圍及限額,且以自用及家用者為限,便可免稅且免辦輸入許可證。 -
不懂藥品分級制 老翁亂服藥加劇過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382食藥署在今年(105年)進行「國人常見指示藥、成藥用藥行為調查」發現,近六成半的國人有自行購買指示藥或成藥的情形,其中六成八的民眾具有處方藥或非處方藥的概念,但僅五成知道台灣有藥品分級制度,顯示民眾對於藥品分級制度的認知不足。 -
非處方藥換新裝 電視廣告成藥為首批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151食藥署簡任技正祁若鳳指出,非處方用藥是指不需處方箋,就可在藥局買到藥物,目前國內約有7,000多項非處方藥品,將分階段更換包裝,預計108年12月31日之前全面改裝完畢。這次非處方藥換裝3大重點為,提供民眾易懂的藥品資訊;內容固定位置,一目了然;增加視障者了解藥品資訊的輔助措施。 -
非處方用藥標示大變革 掃QR扣可聽語音解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604最新製藥產業年鑑數據顯示,台灣2014年非處方藥銷售總額高達80億,由於國內尚未統一成藥外盒標示重點,許多成藥外盒並未標示禁忌症、不得使用族群,不少民眾在購買後,拆開包裝,才發現自己不宜服用,以致引起消費糾紛。 -
真享瘦! 別迷信減肥食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160但是最近有個研究表示,吃減肥食品、非處方減肥藥,或是喝液體、流行飲食等等來減肥,其實是沒有真正效果的,這篇文章刊載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