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隔離病房
-
前進指揮所入駐部桃由他院專家指導 住院病人只出不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6原不願鬆口發生醫院群聚名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可能因病與疫情交雜,導致連日疲倦,記者會不小心脫口「部桃」二字,遭追問是否是部立桃園醫院才首度承認,因院內感染擴大,指揮中心已在該院成立「前進指揮所」,將由他院專家檢視感控措施,陳時中堅持,請民眾為醫護打氣。 -
指揮中心縮小採檢規模 染疫指標醫院僅擴大篩檢400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43陳時中解釋,第838例與第839例在醫院先確認468名密切接觸者,包含202人住院病患與陪病家屬,另外266人則是醫師、護理師、與行政人員,全數病毒核酸都陰性,當中77人2次採檢也是陰性,再加上社區採檢55人也都陰性,再外一層的醫院員工感染風險極低,原則上應該可以不需要採檢。 -
台灣首例醫師感染新冠傳給護理師女友 醫院急驗464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2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第838例個案是本土感染患者,在桃園某醫院擔任醫師,曾經治療新冠重症患者,1月8日開始有咳嗽與發燒症狀,10日症狀持續,就醫採檢,11日陽性確診。立刻追蹤相關接觸者,發現同院護理師因男女朋友關係,有密切接觸者採檢確診(第839例)。 -
法男在美被毒蜘蛛咬就醫染新冠 莊人祥:蜘蛛不會傳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5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689例新冠患者,是40歲法國籍男性,持有台灣居留證,11月23日因工作前往美國,在當地遭毒蜘蛛咬傷,11月27日與28日到醫院處理傷口,11月30日入境台灣到防疫旅館居家檢疫。 -
非接觸生理感測器 降低院內感染風險提升病房科技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92面對新冠肺炎未來有可能常態化,隔離遠端監測成為醫療院所的必備技術,新光醫院利用非接觸生理感測器,醫護人員不需要進入隔離病房,就能夠監控病人體溫、心跳、呼吸等資訊,一旦系統發現異常提出警告,醫護人員就能調閱過去60分鐘內的資訊,判斷病情資訊更全面。 -
境外移入單日8例近7個月新高 國際疫情嚴峻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4新增8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第591至598例,分別自菲律賓(5例)、印尼(2例)及波蘭(1例)入境。 -
台灣出現首例新冠產婦病例 新生兒成最小居家隔離對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11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497例在8月29日菲律賓經香港專機到台灣探親,先生是在台灣持有居留證,登機前3日病毒採檢陰性,8月30日與大孩子入境台灣時沒有症狀,機場防疫人員安排採檢,結果呈現陰性,隨後入住集中檢疫所。在9月10日因緊急生產跡象,立即安排就醫待產,再次採檢今日確診。 -
陳時中再駁入境普篩 強調1.2萬偽陽性恐壓垮醫療量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276彰化縣政府檢出居家檢疫無症狀新冠患者,入境普篩議題再度熱議,面對民眾與專家學者等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1月至今入境人數,在病毒核酸檢驗PCR侷限下,恐怕有1.2萬人偽陽性,假使全部在醫院隔離治療與大規模疫調,恐怕重創台灣醫療防疫量能,多做一點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