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陽氣
-
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解析老年白與少年白成因大不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8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中醫認為頭髮健康及髮色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像是老年人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且白髮生長位置可觀察出身體狀況,例如民眾不吃早餐、過度節食,消化、脾胃系統異常,前額就易掉髮或冒白髮。 -
春睏竟與體內濕氣有關 中醫推1茶飲、除4習慣趕走睡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42俗話說:「春睏秋乏夏打盹」,春暖花開的季節看似讓人精神百倍,實際上卻不然,許多人在春天來臨之際竟會犯睏,讓人昏昏欲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是生病了嗎?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春睏是指春天時身體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產生的1種暫時性生理現象,是人體因應季節轉換,而自然發生的調節反應。 -
清明節掃墓6大禁忌別鐵齒 不慎觸犯恐晦氣纏身衰整年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19觀察近1年網友針對「掃墓禁忌」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水果禁忌」最受網友熱議,不少民眾提到拜拜時所要準備的水果其實暗藏玄機,「並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拿來祭拜」,特別是整串的水果如荔枝、龍眼等,被認為隱含著「厄運一連串」、「死成串」等不祥意義,更有人直言「拿上供桌,很可能衰整年」。但也有部分網友持相反意見,認為「心誠則靈,選親人愛吃的都很好」、「水果只要新鮮,心意才是重點」,指出供品挑選應以心意為重。 -
雨水養生要「慢」活! 中醫推疏肝排濕茶飲、按3穴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72「雨水」是春季的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預示著氣溫逐漸轉暖,陽氣從地表開始升發,也順勢帶動身體深處氣血向外舒展,春雨綿綿代表著降雨開始。雨水養生著重2大要點,即「肝氣舒展」與「濕氣排除」。 -
大寒養生如何做?中醫師推薦2道滋補粥 養胃對抗風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35俗話說:「小寒大寒,防風禦寒」,可見大寒養身保健的重點在於防寒防病!莊可鈞提醒大家,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出門要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以預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時要注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風險。 -
小寒養生必知!貼三九貼增免疫力 避這食物防皮膚搔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07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於今(6)日到來,「小寒」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意指天氣雖然寒冷,但還不到最冷的時節,故名「小寒」。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主收引凝滯,且冬日萬物斂藏,養身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因此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而到了小寒節氣,也有許多人會面臨皮膚搔癢的問題,究竟中醫會如何治療?又能透過哪些方法養生呢? -
冬天過敏鼻水狂流?冬至後貼三九貼 助你改善過敏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38在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黴漿菌等多種病毒流行,民眾是否可透過中醫方法保健,達到預防這些疾病。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李杭哲醫師指出,特定人群,如容易感冒、有呼吸道問題、體質虛寒、手腳冰冷及過敏體質者,可利用每年1次三九天的機會,藉由「三九貼」改善體質症狀,增強抵抗力,以預防疾病發生。 -
冬至不只吃湯圓!中醫益氣養生 食補1料理、按壓3穴位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79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中醫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乃陽氣開始逐漸旺盛之始,因此冬至養生除了「養」外,中醫更強調「轉化」,尤其陽氣是否能在體內順利轉化將會決定明年季節轉春天以後身體狀態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