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防疫飲食
-
長輩居家防「疫」健康吃! 銀髮族抗疫期間飲食4守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84除抗「疫」飲食4大守則外,鄭宇庭營養師呼籲長者別忘了居家生活,動起來,從基本伸展活動到簡單的散步,除活絡身體機能外,更能常保愉悅的心情,放鬆身心靈,緩解緊張的情緒,一同渡過艱難的疫情。 -
60歲婦長期臥床發病2日死亡 長期在家臥床沒有接觸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63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24例新冠確診個案,分別為18例本土病例與6例境外移入,死亡個案增加4例,當中1名60多歲女性,無接觸史發病僅2日死亡,全台累計已有15,453例確診。 -
疫苗接種預約當天遇颱風改下周 第2劑莫德納即日開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6烟花颱風預計周末侵襲北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如果預約施打當日,縣市政府發布停班停課,疫苗接種站將會暫停,預約民眾資格將會保留到下周,系統再次發送簡訊預約;同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6月9日至7月9日,第1至3類與孕婦已施打第1劑莫德納,即日起開放第2劑施打。 -
降級後擬「放寬管制」 颱風天外出要戴口罩一情況例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63全國第3級警戒維持到7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由目前本土疫情研判,降級放寬管制可能性很高,本周會與各地方政府討論,但不會馬上「解封」;至於振興券何時會發放,陳時中則說時候還沒到;颱風即將來襲,如果有災害發生是否會要求戶外戴口罩,陳時中回應救災為主。 -
數位學習很方便 真能增加學習效率和速度還是透過手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2想學習新的事物,就得拿起你的筆來動一動、寫一寫。根據最近1項新的研究表示,儘管使用電腦打字或是觀看影片學習都很方便,但是透過手寫更能增加學習的效率和速度,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
張睿家分享養貓經驗談 家中最聰明的貓竟做了這個舉動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124劇中飾演「貓妖」的張睿家說,自己養貓資歷大概有7、8年。他透露高中時候有養黃金獵犬,大型犬需要人特別照顧,還要每天帶去溜狗,不過因為發生意外走了,因此隔了好一段時間沒有養動物。後來,因為朋友家的貓在生孩子,覺得很可愛,並且認為貓咪應該是很獨立、會自理,只要貓砂、飼料放一放,也不用特別去溜,養在家裡還蠻方便的,才有這個機緣開始養貓。不過他笑著說,以為貓咪很獨立,後來養了第一隻貓「麻糬」後發現,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嘛。 -
預防嬰兒猝死症該趴睡?仰睡? 專家提5不原則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78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由於寶寶仰睡時,食道在氣管的下方,吐奶逆流的液體因重力往下方透過吞咽進入食道,不會引起嗆到或窒息的問題,反而是趴睡或側睡,恐因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大增。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嬰兒睡姿及睡眠環境的安全,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香甜的睡眠品質,降低意外發生。 -
模板工人搬重物姿勢錯誤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信廷表示,網球肘的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為肌腱炎的1種,是指手腕關節不當使用,或重覆動作造成肌肉及肌腱使用過度,導致肌腱受傷與發炎,表現症狀為手肘外側(肱骨外上髁)疼痛,手部抓握力量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