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軟骨
-
姿勢、柔軟度、平衡感三指標 檢測骨骼健康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214簡文仁說明,良好的姿勢需要健康的骨骼支撐。隨著年齡增長骨質開始流失,難以維持正確姿勢,例如:背部逐漸挺不直。半蹲時,能否挺直背部,或站立時,後腦勺、屁股、腳跟雙手上舉是否能緊貼牆壁,都能加以檢測。 -
牙齒咬合不正 小心下巴歪斜變形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09微笑美學牙醫診所院長林克承醫師指出,即使牙齒咬合輕微不正,仍容易引發顳顎關節症候群,如有夜間磨牙習慣,危害更是立即,必須立刻接受治療。傳統使用活動型咬合板,降低夜間磨牙的損害,但白天使用並不方便。如今可利用先進的人工琺瑯質及免磨牙貼片,為個人量身訂做出固定式的24小時咬合版,治療更為便捷有效。 -
合成小分子藥物 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40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峰誠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會製造出對抗自己組織或細胞的抗體,進而攻擊自己的組織器官,引起發炎破壞,甚至使器官組織喪失機能。 -
葡萄糖胺營養品 無助於減緩關節炎症狀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51在這項臨床實驗裡,團隊招募了共201位參與者,他們分別有輕度至中度的膝蓋疼痛問題。而這些參與者被隨機分成兩組,在長達24周的實驗裡,每天服用1500毫克的鹽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或是安慰劑。研究結束後,再以核磁共振攝影(MRI)來評估參與者的軟骨損傷程度。 -
了解脊椎骨刺成因 治療並非僅去除骨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27「骨刺」並不是個正統的名稱,而是通俗的講法,一般是指脊椎或關節的部分硬體或是軟骨增生,又稱為「骨疣」。骨疣是一種身體對軟骨損傷後的自行修補反應,當關節軟骨因為退化、感染、外傷等等因素,遭到破壞之後,對外在壓力的承受、吸收能力會減少,並形成裂隙。為了修補這些缺損,軟骨會自行增生,填補退化的部分。就像是機器用久會生鏽,骨疣就是種關節進入老化的常見現象。 -
維骨力不含鈣 能顧關節不補骨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在日常門診諮詢中,最常被病人追著問:「骨質疏鬆要補維骨力嗎?一天要吃幾顆才夠?」這樣的問題有時一天還會被問上個好幾次,由此可見錯誤的觀念已深植國人心中。其實,會造成這樣的誤解純粹是因為一般人見到維骨力的「骨」字,便自動聯想到可以補骨,但其實它可是用來顧關節的。 -
綠色花椰菜 可預防關節炎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018以英國來說,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每年大約為14萬人為關節炎患者,進行髖關節以及膝關節的置換手術。而且根據統計,英國每年大約有850萬名成年人罹患骨關節炎,由於關節炎是無法治癒的,只能夠服用止痛藥暫時解除疼痛,或是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因此,在還沒有罹患之前的預防,顯得非常重要。 -
關節痛真要命! 十種食物幫助緩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01關節炎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兩種關節炎都會影響人體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並帶來痛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