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期臥床
-
預防肌少症侵襲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68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歲,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過了70歲,流失速度更快,幾乎每10年減少15%。 -
中高齡預防肌少症 阻抗型運動比慢跑還有效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561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暨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指出,國內流行病學統計發現,65歲以上民眾罹患肌少症比例為在1成左右,超過80歲的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成。研究顯示,肌少症嚴重影響晚年健康及生活品質,不過,民眾對於肌少症的認知卻嚴重不足,50歲以上中高齡者能夠瞭解肌少症定義為「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者僅2成。 -
居家照護到宅服務便利又省事 減輕家屬病患負擔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89童綜合醫院院長李三剛表示,人口結構邁向高齡化是全球趨勢,醫院也積極配合國家長照政策,已成立長照據點A單位「樂齡便利站」、「失智共照中心」及「高齡病房」,如今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再新成立居家護理所,相信可提供社區民眾更完善的跨團隊居家照護服務,民眾可安心將健康託付給童綜合醫院。 -
新版心臟衰竭治療指引接軌國際 可望降低2成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66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醫師指出,全台每年超過7萬人因心臟衰竭住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心臟疾病對人類健康危害還高於癌症,名列全球10大死因之首,而心臟衰竭為心血管疾病末期表現,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心臟衰竭病人逐漸增加。 -
老年人骨鬆問題多 不慎跌倒容易造成壓迫性骨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7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洪沛毅指出,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骨鬆問題,骨頭內部結構薄弱受損,一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多發生在60歲以上老人,發生部位以脊椎的壓迫性骨折最為常見。脊椎壓迫性骨折症狀表現以背痛為主,尤其是從床上起身的那瞬間最為疼痛,只要改變姿勢,就會伴隨劇烈的背痛,為此,脊椎骨折病人常選擇坐著睡覺,毫無生活品質。 -
老年人出現高血鈣導致昏睡 醫:恐因腫瘤引起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5270在高血鈣的鑑別診斷上,首先排除病人是否攝取過多的鈣質與維他命,之後藉由副甲狀腺素的高低來判斷病因,如數值過高,往往是由副甲狀腺素亢進所引起,過低則需考慮腫瘤所引起的相關症候群(例如血液性癌症或肺部扁平細胞瘤)。 -
老奶奶下肢水腫痠痛 險釀致命肺栓塞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11許多女性常有小腿、腳踝、腳掌浮腫等困擾,有時雙腿浮腫到連鞋子都穿不下,醫師指出,造成下肢靜脈水腫的原因相當多,包括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心臟衰竭、肝衰竭、藥物副作用、下肢靜脈瓣膜逆流或栓塞等問題,需對症下藥,否則恐將引發致命危機。 -
尿路結石卡尿導致腎水腫 這技術清結石零死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2248歲有糖尿病史的趙小姐,平常愛吃海鮮和竹筍,某天突然腰後一陣劇痛,強烈的嘔吐感伴隨而來,趕緊到台北慈濟醫院掛急診。經由電腦斷層掃描發現,1顆大約1.2乘以0.5公分的結石卡在左側輸尿管上端靠近腎臟的位置,導致腎臟裡的尿液流不下來,腎臟和輸尿管呈現水腫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