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期熬夜
-
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700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 -
想「偷吃」卻沒本錢? 檢視睪固酮激素低下的6大原因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499該項研究發表在《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Research),團隊採集4000名成年民眾的唾液樣本,並測量睪固酮激素,另透過問卷瞭解受測者的「性經驗史及頻率」。研究發現,睪固酮激素較高的男性較容易有性衝動,有如行動做愛機器,可以擁有不少性伴侶。女性則剛好相反,如果擁有較高睪固酮激素,對另一半就會越忠誠。 -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654張賜興表示,三叉神經是從頸部、臉部到頭部,順著上顎、下顎及眼睛部位共有3條分支,痛起來有如針刺、刀割或電擊,且1天會發生好幾次連續疼痛。由於不容易診斷,導致誤診率高,經常被拔了牙才發現不是牙痛,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是出現眼睛痛或頭痛症狀,正確診斷方式是觸摸患者的頸部、耳後、耳前、太陽穴等位置,若稍微按壓就會疼痛,代表是三叉神經痛。 -
新增2例菲籍移入 案1012例補教老師22名接觸者皆陰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61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9確定病例,案1022與案1023,都自菲律賓入境;同時案1012例補教老師境外移入個案,22名應採檢接觸者完成檢驗,PCR與抗體都成陰性。 -
外傳4月可能第1階段邊境解封 莊人祥:我了解是沒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84外傳4月有可能第1階段邊境解封,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相關到報導中寫「據了解」,但我了解是沒有,WHO是否有抗體檢驗相關指引,目前不清楚,國內也在幕僚討論階段。 -
新增7例境外移入5名印尼籍漁工 遠洋漁業人員需求增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0今(27)日新增7例新冠境外移入,當中5例都是印尼漁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單日增加5例印尼漁工個案,可能讓大家比較警覺,但整月分析3月比例沒有比較高。 -
新增13例AZ不良反應全台5例嚴重 羅一鈞:比韓國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76牛津AZ疫苗3月22日開打,昨(26)日共有2,136人次接種,累積施打9,232人次,但昨日新增13例不良反應通報,當中4件屬於嚴重不良反應,目前台灣總共有27件不良反應通報,其中5件嚴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強調比韓國低。 -
疫苗證明縮短檢疫「不排除中國疫苗」 不代表開放購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0台灣與全球多國都已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未來施打證明能不能「解禁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初步規劃「類商務模式」,有可能在檢疫第7天自費篩檢PCR與抗體,合格才能放行,不會排除任何疫苗廠牌,如果施打中國大陸疫苗,篩檢通過一樣可縮短檢疫,但不會修法採購中國大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