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鈣化點
-
3D數位乳房斷層攝影 讓零期乳癌無所遁形
癌症新知 / 乳癌4943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之癌症,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千名婦女因此喪命。目前國際醫學實證,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 -
乳房X光攝影篩檢率高 把握45到69歲免費檢查
癌症新知 / 乳癌3735近日有媒體報導,提及30歲以上的婦女,可用乳房超音波來替代乳房X光攝影。但台灣相關本土研究顯示,即使是對於較年輕的女性,乳房X光攝影的敏感度仍比乳房超音波高,能偵測到非常早期的乳癌,甚至發現有可能是原位癌的鈣化點,且乳房超音波很容易受到不同操作者的影響,在偵測鈣化點時的敏感度也較低。 -
珍愛乳房有一套 自我檢測加定期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377許多乳癌患者在發現時,常常都已是中後期,原因在於乳癌剛開始多以一般硬塊呈現,雖能觸摸與感覺得到,但卻無痛感,因此許多女性會掉以輕心或拖延求診,故養成自我檢測與定期篩檢的習慣相當重要。 -
女孩兒初經提早報到 乳癌風險增
癌症新知 / 乳癌2482國內乳癌權威、高雄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指出,乳癌危險因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可改變的,先天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
瘋路跑肌腱炎上身 復健科門診量爆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6「軟組織傷害已成為國人尋求復健科醫師治療的常見項目。」台北馬偕復健科主任姜義彬醫師表示,近年來國人瘋慢跑、愛騎單車,不少人因此不慎受傷,造成軟組織傷害,其中以網球肘、足底筋膜炎等肌腱炎最為常見。 -
乳攝車上路 減少乳癌死亡悲劇
癌症新知 / 乳癌3216亞東醫學中心於19日舉行「婦女健康篩檢巡迴車」(簡稱乳攝車)正式啟用典禮。亞東醫院朱樹勳院長表示,這輛最新型乳攝車由「陳淑宜女士癌症基金會」全額捐輸。陳女士多年前因乳癌病逝,家人代替生前樂善好施的陳女士發揚善心,希望亞東醫院利用乳攝車幫助無定期到醫院的婦女朋友,進行乳房攝影篩檢。 -
逾45歲女性 每185人1人乳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80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2012年共提供約67萬名45到69歲的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其中6萬多名女性檢查結果為陽性,發現了3300多名乳癌個案,平均每篩檢185名女性就有1人罹癌,約每18名陽性個案,就有1名確診為乳癌個案。 -
《跟明天說再見》紀錄片 呼籲重視乳房原位癌
癌症新知 / 乳癌66在《跟明天說再見》紀錄片中,黃美英沉痛表達自己年幼罹患小兒痲痺、長大又罹患乳癌的心路歷程。原以為苦難即將結束,但步入中年卻發現乳癌,當時醫師建議她切除乳房,但卻因害怕猶疑、就醫時間延誤,以致癌細胞擴散到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