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以為復健科患者以腰痠背痛的老年人居多,但隨著國內運動休閒風氣興起,復健科醫師發現,因軟組織傷害而就醫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的是運動不當造成,有些則是長期姿勢不良所引起,嚴重困擾生活。
「軟組織傷害已成為國人尋求復健科醫師治療的常見項目。」台北馬偕復健科主任姜義彬醫師表示,近年來國人瘋慢跑、愛騎單車,不少人因此不慎受傷,造成軟組織傷害,其中以網球肘、足底筋膜炎等肌腱炎最為常見。
在治療方面,傳統對於軟組織傷害的治療方式包括熱療、電療等物理治療方式,以及注射類固醇,皆有不錯的療效。但物理治療恢復的速度慢,常需1、2個月效果才會顯現。至於施打類固醇,只要定位正確,很少發生不良副作用,對網球肘、足底筋膜炎等肌腱炎效果較快,但同一部位不適合治療太多次,否則可能造成脆化,因此不適合用於長期治療,這時建議以震波等其他物理治療方式來取代。
姜義彬主任指出,震波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聲波,提供非侵入性及免麻醉的骨骼肌肉系統疼痛治療。聚焦型震波常用於治療軟組織中的鈣化,如鈣化性的肌腱炎(不一定是運動傷害造成),以高能量震波將鈣化點震碎;而擴散型震波針對肌肉軟組織的疼痛不適,緩解效果良好。
一般復健科使用的儀器大多是聚焦型或是擴散型二取一,目前全球趨勢逐漸走向結合聚焦與擴散的複合式多力波治療,藉此提升軟組織復健的療效。臨床經驗發現,複合式震波的療效優於單一震波治療,由於複合式震波可針對症狀採取最佳治療方式,高能量的聚焦型震波可治療較深層組織及頑固型疼痛或慢性疼痛,而擴散型震波能治療疼痛點周遭的大肌肉群及結締組織。
震波用於復健治療歷史悠久,隨科技進步,儀器也走向小型化。早期水電式震波儀體積龐大,成本高,耗材貴,病人自費部分高,且儀器噪音大,患者治療時需帶耳機,且感覺較痛。後來壓電式震波儀及電磁式多力波陸續問世,噪音降低一些。臨床上,多力波治療適用範圍比壓電式震波廣。
姜義彬醫師說,震波療效提升,有賴超音波精確定位,多年來,台北馬偕以超音波定位精確聞名,搭配震波治療效果良好,患者滿意度高。相較欠缺超音波定位技術的院所,震波治療全憑醫師觸診判斷,療效較差。
台北馬偕日前舉辦震波治療研討會,邀請國外震波治療權威與國內醫界交流,吸引全台各大醫院100多位復健科專業醫師參與。姜義彬醫師指出,震波治療日新月異,二合一電磁式的多力波治療範圍大、效果佳、疼痛低,針對軟組織治療效果優異,將成為復健治療的未來趨勢。
延伸閱讀
-
復健科醫師教3撇步挑滑鼠! 避免肩頸痛和肌腱炎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97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表示,其實上班族每天要用鍵盤滑鼠4至8小時,算蠻久的,大家一般都會說每天睡覺躺臥的枕頭很重要,那每天使用的鍵盤滑鼠也很重要,建議民眾應選擇適合自己手部大小的滑鼠,才能避免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看電腦30分鐘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定時提醒自己起來換個姿勢,或是去廁所走一走,對長期久坐的姿勢都會有幫忙。 -
年假追劇久坐肩疼、腰痠、手腕痛 3個90度坐姿保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2虎年許下新春健康新希望,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讓身體鬧脾氣!長達9天春節假期,因有防疫顧慮,多數人選擇窩在家,滑手機、追劇就是打發時間的活動。臨床發現,連假過後,肩疼、腰痠、手腕痛的病人會有增加趨勢。 -
6旬婦人腰痛難維持坐姿 喚醒核心肌群改善下背痛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27吳書毅醫師表示,深層核心是控制我們動作穩定的重要角色,大部分下背痛的病人,最常出現深層核心無力,導致淺層肌群過度出力與緊繃的狀況。紅繩運動目前在歐美已被廣泛使用,經過證實對於肩頸痠痛、50肩、下背痛、駝背 姿勢不良,甚至是腰椎手術之後的病人都有所改善。 -
走路就喘、胸口痛、血壓起伏大? 心臟復健運動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607而想要加強心臟強度,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 -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64至於網球肘是如何發生?適康復健科診所醫師劉奕廷說明,主要是因為手腕和手指的伸肌群過度牽拉的力量而造成的肌肉拉傷,使得附著於肘部外側骨突出上的軟組織產生一系列的微小撕裂,導致肱骨外上髁產生發炎疼痛。除了動態的活動外,即便是上班族靜態的握滑鼠,長期姿勢不當都可能產生疼痛;網球肘病程持續發展,手肘外側的肌鍵會因為用力握緊拳頭,或扭轉毛巾時的動作,痛楚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