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針炙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1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 -
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38中醫師鄭愛蓮指出,有1位30多歲的乾癬病人,從10幾歲就開始發病,看過西醫也有吃藥,但是一停藥就又全身發作。後來,他改以中醫調理治療,2年後症狀雖有明顯改善,卻不再回來看診,只有在偶爾發作時會回來拿藥,斷斷續續地治療,卻一直沒有根治。 -
溼疹內外夾攻 反覆發作難斷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69中醫師鄭愛蓮表示,體質是日積月累形成,到了乾燥氣候的國家溼疹症狀雖然會改善,但體質還是沒有改變,等回到台灣的海島型氣候,夏天是「熱溼」、冬天是「寒溼」,如果飲食習慣喜食「生冷」或「寒性」食物,如:冷飲、冰品、生菜沙拉、蟹、蝦等帶殼類海鮮,都會讓體內溼氣加重。 -
想吃冰品又擔心痛經 中醫師建議中午吃較不傷身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369中醫師強調,想要吃冰,最好是在太陽下山以前吃,因為太陽下山以後是「入陰」,這時吃冰對身體的傷害最大;如果能在中午吃最好,因為此時是1天中陽氣正旺的時候,其他時間儘量都喝溫的飲料,讓身體保暖。 -
腰椎骨刺壓迫坐骨神經 中醫緩解不動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07最近一名年40多歲的男子突然下半身疼痛劇烈、痠麻不已。從腰至大腿、小腿、足背等部位皆痠、痛、麻,寸步難行。他先到西醫復健診所採牽引、物理治療、打針、吃藥的治療方式,但不見起色,便轉診至台大醫院做「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以緩解疼痛,但只能止痛一兩天,依然無法根除病灶。後來,男子經介紹至中醫診所接受「外貼療法」,搭配中藥、針炙、推拿等療程,1個月後,這名男子疼痛程度已經大幅改善,並且可以攜全家到歐洲自助旅遊了。 -
背痛腳跟痛未必運動傷害 恐罹僵直性脊椎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林孝義主任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異常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間,男女比例約為3比1,包括藝人余天父子、周杰倫等,若發病後未及早治療,會侵犯脊椎及關節,主要症狀為下背部及臀部痠痛,尤其是在薦腸骨關節處,造成脊椎僵硬,運動範圍受限,有些患者連手指和腳趾會發炎腫脹。
-
中醫「穴位埋線」 瘦身體雕新捷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84傳統針灸需耗費許多時間,又容易讓患者產生反覆針刺的恐懼,因此許多強調可以延續穴位得氣功效,延長回診時間的針炙方式應運而生,而「穴位埋線」就是其中之一。
-
腎虛不等於腎虧 國人中醫認知有待加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康健雜誌》6月1日公佈一項針對全台1080名,20歲以上國人進行的「中醫藥迷思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七成民眾曾看過中醫,其中以女性佔55%,比男性45%多。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看過中醫的人佔46%,年輕越輕,看中醫比率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