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療體系
-
台灣防疫100天成績亮眼全世界 張上淳點出致勝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81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其實防範新冠肺炎在指揮中心成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因此相關因應超過100天。防疫不僅在衛生單位,各部會都啟動各種政策,讓台灣能展現出亮眼成績,幾乎成為世界典範,尤其前線醫護人員、疾管署防疫人員、地方衛生同仁等,讓防疫成績在台灣非常好。 -
張上淳駁台大公衛普篩建議 認為台灣社區感染率仍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4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快篩試劑可以分成2種,分別檢驗病源(病毒)與抗體,檢測身體有沒有病毒,可以知道受測者目前是不是正在感染,檢測身體有沒有抗體,可以知道是不是曾經罹患疾病,身體是否因病毒入侵有了抵抗能力,2種快篩檢測目的不相同。 -
全球近半數人口封城中 詹長權:台灣應提前做好這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7詹長權提出防疫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事,那就是「避免群聚」、「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等,他說,這些事一點都不犧牲,是保護別人和自己,是非常驕傲的事。 -
年輕人新冠肺炎確診多? 這種情況中老年人恐淪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許多人都以為新冠肺炎(COVID-19)確定個案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但台灣確診案例中,卻以20至24歲的年輕族群居多。專家指出,台灣確定個案以境外移入主者較多,其中包括搭機返台的歐美留學生,因此,確診個案平均年紀偏低。 -
第24例發病29天才確診 學者呼籲防疫作戰應超前準備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前疾管局長、南台科大生技系講座教授蘇益仁指出,是否為社區感染,已經不是現階段防疫重點,關鍵在於防疫作戰應超前準備,而不是在有無社區感染等議題上打轉。 -
從2003年抗SARS經驗 談疫情爆發醫護人員恐陷焦慮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56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主任指出,2003年3月SARS重創台灣醫療體系,356人受到感染、73人死亡,疫情於同年7月初獲得控制,事後研究發現,不少醫療護理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 -
國衛院攜手醫療及科技產業 運用AI分析國人肥胖原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038
國衛院結合長庚醫療體系的基隆長庚醫院長期社區追蹤資料,以及導入宏碁公司AI智慧分析功能,合作建置「國人整合性肥胖症及其衍生疾病資料庫智慧預測系統」,結合了產、學、研三方的能量,預測並發掘國人肥胖症衍生疾病的發展與治療標的,建構整合性智慧醫療支援平台,提出個人健康促進與治療建議策略。 -
用AI預測流感病情發展 輔助醫師決策準確度達8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55流感盛行時期醫療資源相對緊繃,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大數據研究團隊為了讓醫療判斷更為準確,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因此以2009年至2018年奇美醫療體系中,高齡病人的流感資料共5,000多筆作為基礎,使用AI機器學習,建立預測模型與醫師看診系統結合,當醫師在看診時,可即時且準確預測高齡流感病人預後,提供給醫師、病人與家屬作為輔助治療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