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學倫理
-
俄幹細胞實驗室技轉來台 生醫產業跨國創新局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41幹細胞治療最早使用胚胎幹細胞,但存有醫學倫理的爭議和致癌風險,已不被建議使用,相較之下,成體幹細胞較其他階段的幹細胞更為安全、穩定,且較無副作用,被視為現今再生醫學的新星。國內目前對於成體幹細胞研發的階段,只能做到如臍帶血幹細胞的儲存技術,若要進行施打,需提出臨床試驗申請,核准後才能使用於人體。 -
俄羅斯幹細胞注射療法 有別於歐美基因工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66起初,人類研究與發展各種幹細胞,其中發現胚胎幹細胞的潛能最大、研究效果最好,因此在發展前期成為顯學。直到2005年,全球以美國為首的多數國家因此宣布禁止胚胎幹細胞研究,俄羅斯則除了胚胎幹細胞研究之外,對於成人幹細胞的研究也不遺餘力。 -
新生兒基因篩檢 挽救脊髓型肌肉萎縮症寶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38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新生兒篩檢中心簡穎秀醫師表示,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是最常見的致死性新生兒遺傳疾病,最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生或出生不久後即出現肌力下降,呼吸及進食困難等,通常活不過1歲,較輕微的患者則可能成年後才發病。 -
醫美診所成詐騙集團肥羊 民眾誤入圈套變幫凶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4477安和美醫美外科診所丁大中醫師表示,蕭姓離職護士是詐騙集團成員之一,多次以術後照顧客戶名義,到休息區跟客戶攀談以取得微信或是Line等即時通訊方式,事後與客戶勾結,以手術發炎、術後成果不理想等理由,向診所強行索賠。 -
境外非法器官移植 病患需負刑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1由於器官移植旅遊已成為全球醫學倫理及國際人權重大議題,尤其是「強摘」及「盜賣」活體器官涉及器官買賣法律問題,且違反國際刑事法中的反人類罪。為此,立法院針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朝野協商達成共識,增訂有關禁止器官仲介買賣、境外移植旅遊的相關罰則。 -
人工生殖擬限縮 最多植入2顆胚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495國民健康局科長陳麗娟表示,目前台灣在人工協助生殖領域雖有法令規定,卻欠缺指引規範,以致胚胎植入數量愈放愈多,不孕夫妻生下多胞胎比例高,生下異常新生兒的風險也增加。因此,國民健康局委託台灣生殖醫學會擬定適合國人的胚胎植入數指引,近期內將邀集專家討論,制訂出新標準。 -
低氧培育幹細胞研究 助糖尿病患免截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73最近幾年全球醫界紛紛投入成體幹細胞研究,台北榮民總醫院教研部、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洪士杰指出,幹細胞分為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兩種,一般以為前者分化能力強,可用來治療許多疾病,但胚胎幹細胞牽涉醫學倫理且來源不易,降低了研究的可行性。 -
是男?是女? 醫師告知胎兒性別屬違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74包括韓國、印度及中國等性別失衡的國家,都有明文規定,除了醫學理由外,禁止對胎兒進行性別檢測。由於法令明文禁止性別檢測,一旦告知性別,即形同承認有進行檢測,在這些國家也是違法的。孔憲蘭表示,長期以來,國內婦產科醫學界習慣以超音波檢測性別,並告知受檢婦女胎兒性別,但這卻是是一個非必要且不適當的產檢措施,屬於沒必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