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過輕
-
母親子宮頸過短 龍鳳胎姊弟出生僅有巴掌大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66台灣每年約出生20萬個新生兒,未滿37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佔其中的8%至10%。由於許多器官尚未成熟,早產寶寶將面臨諸多健康問題,其中以腦部傷害、呼吸狀況與視力影響最要被注意。 -
治療犬溫馴平靜 陪自閉兒走出緊張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77治療犬和服務犬不同,服務犬只服務1名有智力障礙或身體殘疾的人,而治療犬的任務是經常要到不同場所,與不同民眾友善互動,比如養老院、醫院、晚期照護等,也會到兒科醫院、治療中心,甚至正在期末考的高中、大學做特殊訪問。 -
女性出生時體重過輕 孕期妊娠併發症比例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研究團隊分析5,336名懷孕女性,出生體重紀錄為低於2,500公克的女性為對照組,與體重正常、體重偏重的女性相較,分析懷孕時併發症風險高低變化。結果發現,與出生體重界介於3,000公克至3,499公克的女性相較,對照組於懷孕期間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高1.7倍。如果與對照組相較,出生體重為3,500公克至3,999公克,或出生體重超過4,000公克的女生,子癲前症風險則降低4成。 -
準媽咪為胎兒補充營養 孕期體重卻Hold不住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92懷孕期間,同時要補充自己與胎兒的營養,體重必然會增加,但提醒孕媽咪,若是體重增加太快或太多,易引發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疾病,建議多吃蔬果、適度運動,以防體重破表。 -
發現4種兒虐跡象立即通報 基層醫療協會列篩檢10項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7361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也不太吃東西,家長帶至醫院就醫,醫師原本以為是小問題,但影像檢查卻發現孩子竟有多根骨頭斷裂,明顯是受虐痕跡,緊急通報衛生福利部113保護專線及兒少單位,但家長卻抵死不承認,堅稱是孩子學走路自己摔的。 -
高齡產婦早產風險增 適齡生育保障下一代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51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4歲,女性30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於101年首次突破30大關後仍逐年遞增,106年已至30.8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占21.3%,較101年的13.1%又成長了8.2個百分點,顯示國內晚婚與遲育現象愈趨普遍。國民健康署呼 -
嬰兒出生體重決定糖尿病風險 太輕太重都不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098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的體重決定成人後糖尿病風險,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兒少時期罹病風險高出一般孩子2.3倍,要是出生體重高於4000克,罹病風險則達2.67倍。 -
7成失智症照護者 曾有過輕生念頭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929調查顯示,7成家屬在失智照顧歷程中曾有輕生的念頭,建議照顧者多使用社會資源,以減少悲劇發生。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造成死亡的照顧悲劇新聞報導逐年增加,自106年11件到107年增加為22件,賴德仁指出,失智者的照顧者屬於高風險群,多1份鄰里關照才能少1個照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