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過勞
-
「鳳梨哥哥」心因性休克得年39歲 醫曝致命警訊別輕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14東森幼幼台水果家族第一代成員「鳳梨哥哥」簡義隆於11月15日病逝,得年39歲。胞弟在臉書貼文證實此事,文中提及「前2年就有曾經出現突發狀況,只能說我們也很難過這次已經沒有上次的幸運,等家人發現時已經都來不及了。」鳳梨哥哥親弟弟在隔天(16日)晚間公開確切死因為「心因性休克」。 -
從健保改革日記3.0 看疫後健保經驗如何幫助永續經營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134健保署也要感謝諸多民間資源投入健保行列,尤其「國際扶輪社」於1999年3月捐贈聖馬爾定醫院腹部超音波巡迴醫療車後,開啟健保署結合民間資源攜手合作的行善篇章,建立優良夥伴關係,共同提升國人健康醫療品質。還有,台中市高齡 80 歲的歐爺爺,感念健保為國人健康防疫後盾,在疫情嚴峻時刻,親自來到健保署中區業務組,將自己的養老金 150 萬元,託付給健保愛心專戶,幫助弱勢家庭繳納健保費,為全民健保注入一股溫暖的支持力量。這些善舉都在《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中留下珍貴的紀錄。 -
疲倦嗜睡可能不只是太累! 了解6大「中風前兆」自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95中風長期名列台灣國人10大死因,而中風伴隨的失能後遺症,在損害病患身心健康的同時,也使家屬飽受莫大的照護壓力。但其實多數中風是可以在「前兆」發生時警覺避免的,暸解中風前兆,並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否有相符症狀,才能夠即早發現、即時就醫診治。《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中風前兆」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中風前兆。 -
聽力影響大腦?耳鳴患者置之不理 研究:恐增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07臨床上有不少病人聽力恢復後,耳鳴眩暈的後遺症卻接踵而來,也有患者納悶:神經發炎受損能恢復嗎?李宏信醫師分析,現在醫學進步,除了脊椎損傷可嘗試進行幹細胞再生醫學,手斷也可以利用顯微手術將血管神經接起來,同理而言耳鳴透過藥物治療也能使神經復活增生而恢復正常。 -
降低膽固醇預防防中風!中醫推2茶飲 切忌勿空腹飲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12要預防中風,除了平日的食物之外,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稼洺提供了2道預防中風的茶飲。 -
隱形殺手!疫苗接種後肺栓塞比例增 青壯年族群為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81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迄今已2年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楊博州推測,肺栓塞患者增加,應與新冠疫苗副作用有關。肺栓塞臨床症狀不明顯,初期時難以發現,但死亡率偏高,應注意下肢血液循環,避免血栓生成。 -
居家隔離也能淡然處之 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與寂寞共處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189日本心理教練古山有則,在日本透過線上沙龍或書籍等方式,傳遞「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狀況或狀態,都很有價值」的訊息,建議大家以此為人生目標。請看他透過《今天也沒有和任何人對話就結束了》一書,教你如何與寂寞共處。 -
長新冠患者全身疲勞!連滑手機也好累 尋求中醫盼治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1最近台灣新冠疫情正逐漸趨緩中,但感染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逐漸攀升到快20%,中醫師康涵菁表示,臨床上除了確診者的線上看診,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確診後患者到診間求助「長新冠症狀」,像是持續不斷的失眠、咳嗽、胸痛、不明發熱,甚至類似慢性疲勞症候群,及難解的肌肉、關節疼痛。她提到,有病人出現「勞動後倦怠」,甚至反應滑手機20分鐘都會覺得非常勞累,生活相當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