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移
-
家族二等親中有人罹患肺癌 你有可能是下一位
癌症新知 / 肺癌3371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楊凱琳表示,對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局部,更要兼顧全身,任何1種單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均不容易有效地提高肺癌的長期存活率,因此,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細胞表面分子表現、全身情況採整合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最好的療效。 -
癌症患者死亡原因 有2成與營養不良相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34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明,癌症致死率高低,不全然與疾病有關,許多癌友都有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等問題,若未改善將影響併發症與治療成效,甚至提高轉移及復發的風險。 -
婦人下背痛逾半年 確診揪出薦髂關節病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7929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黃伯仁說明,婦人疼痛範圍從臀部後面、腹股溝前面到大腿外側,且10年前曾因車禍發生壓迫性骨折,做過胸椎骨釘融合手術。經評估症狀後,另外安排特殊理學檢查,終於找到婦人疼痛的根因在薦髂關節。 -
糞便移植改善腸道健康 有助自閉兒症狀減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5研究指出,使用「微生物轉移療法」(MTT,簡稱「糞便移植」)可以對診斷為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兒童產生長期有益的作用。 -
胃腸道基質瘤新藥 台灣抗癌研究新紀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7928臨床顯示,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50至70歲間為發生年齡高峰,發生部位以胃部居多,占5到6成,其次為十二指腸以下到迴腸,約占2至3成,其餘1成為在大腸、食道等非胃部等部位,另後腹腔也可能會發生基質瘤。 -
頭皮腫包以為青春痘 就醫化驗竟是血管瘤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8641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頭皮由於被頭髮包覆以至於較難直接看到,因此出現腫塊經常都是家人發覺、修整頭髮時理髮師見到、洗頭時自行摸到,或是至醫院檢查時發現。 -
胃癌末期患者新希望 免疫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4767歲的張女士為胃癌末期病患,在接受「免疫療法」後,症狀「完全緩解」。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見證轉變,感恩科技進步讓醫療找到新希望。癌症中心主任高瑞和提醒,免疫治療雖然已被證明有效,但仍非第一線藥物,病人仍必須依醫師建議,從最標準的治療開始執行。 -
為什麼少糖可以預防胰腺癌? 關鍵原因找到了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5654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病患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