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財務
-
醫改民調出爐:要醫療品質 不要小確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08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政府人物常在「小確幸迷思」下做決策,但根據針對調降健保費之民調顯示,有67%的民眾認為健保有盈餘時不必調降,可優先用來改善醫療權益;只有不到24%的民眾支持調降每人每月20至50元的健保費。民調也顯示,高達近9成的民眾認為,健保如有盈餘可優先「改善偏遠地區醫療資源」此外有65%的民眾希望「增加健保給付項目」。 -
65歲「知老、惜老、護老」 你準備好了嗎?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7765歲,除了是退休年齡外,也是身體機能走下坡的分水嶺,「知老、惜老,而後護老」成為重要課題。醫學臨床統計顯示,60至69歲是各種疾病好發的高峰期,如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白內障及癌症等。另外,容易與老化混淆的失智症,65歲盛行率大約占5%,且每增加五歲,罹患的機率就增加一倍。65歲以上的人亦是跌倒死亡的最高危險群,因此事前預防與保健變得更為重要。 -
國保生育給付增為2個月 年後實施1.8萬人受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51國保與勞保、農保及公保的生育給付不同,為求公平,委員最後決議,被保險人申請生育給付,並依相關規定分期或延期繳納保險費及利息者,已繳納金額不得低於給付總額的半數(1萬8,282元),才能拿到生育給付,不能馬上加保,意即不能立刻申請給付。 -
因應國人少子化 健保平均眷口數調降為0.61人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49健保開辦至今,平均眷口數歷經7度調降。蔡佩玲指出,健保開辦之初,平均眷口數1.36人,上次調降是由0.7人調降至0.62人,調降後每年健保減少70至109億收入。這次再調降到0.61人,預計健保將因此每年減少約14億收入。 -
補充保費門檻提高 一般民眾真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30部長蔣丙煌表示,提高補充保費門檻後,對收入較低者有幫助,但資金運作龐大者,仍要負擔補充保費。他預告,新制上路後,健保保費每年短收42億元,2017年將出現財務短絀,2019年起安全準備會降至三個月以下,屆時不排除調整費率。在此之前,健保費率將維持現行4.91%。 -
老年人藥費占四成 控制體重少吃藥省健保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168健保署公布103年西醫部門各年齡層藥費與醫療費用占率及成長情形分布,健保署科長曾玟富分析每人平均藥費與醫療費用,他表示,除6歲以下孩童的平均費用高於7歲至18歲的人口外,其餘年齡層隨著年齡愈大其平均費用愈高,藥費占醫療費用比例亦隨之增加。 -
健保安全準備金破2千億 未來補充保費擬調降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496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既然無法廢除備受批評的補充保費,調降健保費率,回饋於民不失為一個選項。兼任健保會委員的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說,與其未來支出不足再轉嫁到民眾身上,不如先調降保險費率,以免老百姓產生「沒錢就喊漲,有錢卻不降」的負面感受。 -
80分人生哲學 精神科醫師:快樂更長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0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推動主題為「伸出援手 拯救生命」。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鼓勵社會大眾,對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者伸出援手,應發揮1問2應3轉介的守門人精神,及時挽回一條寶貴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