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調節
-
退化性膝關節炎纏身10年 高頻熱凝療法減痛重獲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52一名85歲黃姓老翁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超過10年,關節嚴重變形、疼痛難耐,長年來嘗試過多種非手術治療,效果皆有限,甚至需服用高劑量止痛藥控制疼痛,後來只能依靠輪椅代步。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評估黃姓老翁的狀況已符合換人工關節的條件,但考量年紀及手術風險,最終以「高頻熱凝療法」緩解黃姓老翁的疼痛,治療一周後,患者的疼痛減輕七至八成,也順利恢復行走能力。 -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328天氣轉涼,就習慣將冷氣或暖氣調到最舒適的溫度,但讓身體處在稍微偏涼的環境裡,反而能啟動特殊的代謝機制。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團隊分析超過5.2萬名受試者的資料,結果顯示體內擁有較多棕色脂肪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僅4.6%,相較於缺乏棕色脂肪者的9.5%明顯降低。 -
「鏟子超人」辛苦了! 中醫推防中暑和緩解肌痛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965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而受災,來自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湧入協助清理和復原工作。但天氣炎熱,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出現「中暑甚至熱衰竭或肌肉酸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舒服情況。讓我們從中醫視角提供一些自我預防或症狀處理小撇步,希望這些前線英雄及居民能好好照顧身體,更安全地投入救災。 -
伊能靜輕斷食成功甩肉 醫揭減重關鍵在「養好粒線體」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95456歲藝人伊能靜日前在社群平台透露,她利用假期前往劇組探望老公,卻被現場美食誘惑,短短幾天體重從51公斤飆升至55公斤。面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排程,她緊急啟動為期兩天的12小時輕斷食法,並分享成功關鍵在於「養好粒線體」 -
孩子吸熱快、排汗慢!體溫飆升高於成人 小心室內中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36從生理構造來看,兒童面對高溫時處於明顯劣勢。小兒專科盧英仁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體表面積相對體重來說比成年人大得多,這代表在相同環境下的吸收熱能效率更高。惟孩童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像大人一樣透過大量流汗來調節體溫,體內熱能累積速度因此加快。 -
八點檔女星憂鬱症復發! 體重驟降暴瘦38公斤停工治療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925知名八點檔女星星卉因憂鬱症復發,在醫師建議下暫時退出《百味人生》劇組,體重更驟降至僅38公斤,她透過社群向粉絲報平安並坦言正在服藥治療。這已不是她第一次與憂鬱症搏鬥,早在2001年拍攝《台灣阿誠》時,就曾因劇中角色壓力情緒失控。 -
每8人就有1人心理困擾! 「呼吸」重啟身心平衡的開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29十月十日除了慶祝國慶,全球也關注「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將這天定為心理健康日,為的是喚醒大眾對精神狀態的重視;因為全球大約每8個人當中,就有1人正與心理困擾纏鬥。後疫情時代讓情況雪上加霜,焦慮與憂鬱個案暴增超過2成,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其中。你是否常常睡不好、莫名心跳加速、胸口像壓著石頭?這些看似身體的毛病,其實都是身體發出「自律神經失衡」的警訊。 -
心律不整能運動嗎? 醫:心律不整患者運動遵循3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97當心臟突然「碰碰跳」或跳得忽快忽慢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能再運動了?」事實上,大多數心律不整患者在醫師評估後,仍能安全地從事適度運動。根據研究,台灣80歲以上族群約有10%罹患心房顫動,而這些患者的中風風險約為一般人的 5 倍,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出約2倍。因此,如何透過安全且適當的運動幫助穩定心律、降低中風與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已成為長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