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親密關係暴力
-
校園防治數位性暴力!教育部辦研習 提升輔導人員知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18教育部考量實務現場專業人員的需要,於113年度辦理2場「大專校院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與輔導」研習,中南區場次協請中區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規劃,並由中興大學學務處健康及諮商中心辦理。 -
家暴通報男性與同性伴侶增 我國每5位女性1人曾遭家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70家庭暴力,也就是親密關係的暴力防治向來是世界各國正視的問題,衛福部發表統計,發現在台灣每5位女性就有1人曾遭受家暴,其中以精神暴力最常見;而3種人的通報數也有上升。適逢家暴防治法上路25年,衛福部在7月舉辦影展,邀請民眾觀賞相關電影。 -
2021年家暴案高達15萬件 鍾欣凌任公益大使籲反家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57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年家暴通報案件持續成長,2021年家暴通報案件數逼近15萬件,較5年前高出26%;2021年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更指出台灣每5人就有1人,也就是約158萬的婦女,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 -
手機成跟蹤騷擾工具 婦團籲勿讓女性陷社會性死亡困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65跟蹤騷擾防制法自2022年6月1日上路以來,根據警政署數據指出今年7月底前共接獲685件跟蹤騷擾案件,其中336件的兩造關係為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以精神暴力佔多數 量表檢測是否陷於暴力關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79本次調查顯示,在各種暴力型態中,以精神暴力盛行率16.76%最高,其次依序是肢體暴力7.97%、經濟暴力7.20%、性暴力4.85%、跟蹤及騷擾4.80%。與106年調查結果相較,精神暴力及肢體暴力分別下降4.16%、0.66%。值得關注的是,經濟暴力、性暴力、跟蹤及騷擾等3種暴力型態呈現微幅增加,增加幅度在0.42%至0.95%之間。 -
別被愛情沖昏頭 熟記這些特質遠離恐怖情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32期盼能夠擁有好姻緣是眾多男女的心願,但如果來的是「恐怖情人」那該怎辦?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單家祁指出,如果另一半個性衝動、情緒控制差、過度自戀以至於挫折忍受度低、控制慾太強而容易疑心嫉妒,就應慢慢疏遠。 -
113保護專線求助者多女性 親密關係暴力居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32衛服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說,去年因為連續發生「台大高材生情殺案」、「雲林八旬老人受虐案」、「疑女移情別戀彰化老翁割除女子五官案」等幾起重大社會事件,113求助人數明顯增加。 -
44%戀人曾受暴力 分手前擬定安全撤退計畫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972國外相關研究調查顯示,16歲至24歲的年輕女性最容易遭受戀愛暴力,最嚴重的暴力傷害通常發生在分手時候,尤其雙方之間如果同時涉及財務和感情等糾葛,遭受對方殺害的風險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