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視野
-
白內障恐誘發急性青光眼? 醫示警這類人是高風險族群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701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近期發現白內障引起急性青光眼的案例增加,白內障會導致急性青光眼產生的原因主要與遠視的人有關,因為遠視的眼睛特徵是前後直徑較短,隨著年紀增長,導致水晶體在形成白內障的過程中逐漸堆積增厚,使得眼睛前房愈來愈狹窄,在正常情況下,眼睛的水分(房水)排出是從前房的睫狀體流出,但是當水晶體變厚且擠壓到瞳孔時,可能阻塞房水排出的孔洞,導致眼壓急速升高,進而產生急性青光眼,或稱「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
政府攜APACPH辦工作坊 邀15國專家談非傳染病防治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44衛福部國健署、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健康促進協作中心(APACPH CCHP)今(20)日於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舉辦「亞太健康促進與非傳染病防治教育訓練工作坊」,邀集包括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局長Mr. Tay Choon Hong(鄭春鴻)、新加坡國立大學公衛學院院長Dr. Yik Ying Teo(張毅穎)、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Dr. Masamine Jimba(神馬征峰)及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等來自15國共上百名健康促進領域專家學者及衛生官員蒞臨會場共襄盛舉。 -
孩童太早碰3C!消耗眼睛健康存款 醫鼓勵多出外活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16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表示,嬰幼兒階段眼軸通常比成人來得短,視力為正常遠視 150到 200 度,等慢慢長大,遠視慢慢減少,眼軸也慢慢變長,成為正常眼軸,過程中可降低近視發生率,這被稱為「眼睛健康存款」。如果家長將電子3C產品當成育兒利器,只要孩子哭鬧,就提供影片、遊戲電玩,一旦用眼過度,將快速消耗遠視儲備量,進而增加近視風險。 -
夏季紫外線直入雙眼恐引發白內障 醫師建議護眼2策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95夏季除了高溫以外,還有較長的日照時間。台灣的夏季日照時間大約有13小時,幾乎到下午7時才能盼到日落。在豔陽曝曬下,雙眼也可能「曬傷」,也就是受紫外線影響,導致眼部受損。醫師說明,紫外線直入眼球,恐引發角膜與水晶體提早老化。至於該如何預防,醫師提出2個簡單的方法。 -
泛視神經脊髓炎易錯失黃金治療期 病友盼健保給付新藥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304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成立於2021年,雖然剛成立不久、但十分積極的為這群罕見疾病病友們發聲。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副理事長姚秀康說明:「這群泛視神經脊髓炎的病友目前在台灣人數不到600人,早期容易與多發性硬化症混淆,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期,直至2021年泛視神經脊髓炎才被列入罕見疾病中。」,泛視神經脊髓炎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攻擊自身體內之中樞神經細胞,主要侵犯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 -
趙建銘弟趙建勳腦動脈瘤破裂亡 典型症狀為爆炸性頭痛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10據了解,7日晚間,趙建勳喊著「頭痛」,服用1顆普拿疼緩解,後來還與家人共進晚餐,當時並未警覺到可能是腦部血管異常。隔天起床仍覺不舒服,中午發現突然昏迷,緊急送往奇美醫院急救,由於被診斷出是腦部動脈瘤破裂,多名醫師加入搶救行列,因病情未起色,裝上葉克膜,但因病情嚴重,下午1點多拔管離世。 -
室內植物挑選攻略! 專家曝4種有益淨化室內空氣植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3室內植物的種類繁多,像是龜背芋、常春藤、虎尾蘭等都是居家、辦公必備的植物,但要如何挑選擺放在室內的植物呢?其實,主要的選擇依據要以「室內環境」配色為主,因為室內植物具有分隔空間、遮蔽不良視野、引導動線等功能;淺色牆面可襯托所有種類植物,深色牆面則選擇淡綠色蕨類植物為佳。 -
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溼性2種 眼科醫師曝最新治療策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39朱智盟醫師進一步說明,溼性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包括視力模糊、看不清楚,接著影像會變得扭曲變形,民眾可以自行在白紙上畫直線,當看直線變得歪斜、扭曲時,表示黃斑部水腫有惡化趨勢,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我們多是用雙眼視物,若沒有透過檢測,很難早期發現單眼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