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規律運動
-
老人動起來!國健署全台廣設俱樂部 讓厝邊就是健身房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48為了鼓勵長者保持運動習慣,具有足夠肌力降低其衰弱風險,維持日常生活之獨立性與自主性,國健署於110年至114年規劃在全台,布建共計288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據點。國健署說明,截至112年已布建128處據點,累計服務達3萬7,738人,預計今年將再布建36處據點。 -
上班族長期久坐埋下健康隱憂! 簡單3招擺脫活動不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12020年世衛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1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 -
春寒料峭氣溫驟降 國健署提醒護心防寒要「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02面對這一波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加強禦寒保暖措施,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家人曾有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及家中長者等,須特別謹慎與小心。 -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3月起試辦! 每學期最多可請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68近年來,大專校院推動「心理調適假」,成效顯著,學生團體希望「心理調適假」可以向下延伸至高中職,教育部表示,今年3月起,開放高中職試辦,但正名為「身心調適假」,每學期學生最多請假3日,且需出具家長同意證明書。 -
都市傳說魚油、薑黃、紅麴降血脂? 醫師打臉錯誤觀念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376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2022年台灣10大死因,其中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皆與高血脂症息息相關。而「三高」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43至1.78倍,其中「高血脂」,由於其症狀不明顯,且難以自我量測,造成患者在疾病防治上更加困難。 -
如何維持健康習慣?龍年3步曲跟著做 飲食運動不放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79國健署強調,龍年開始之際是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的最佳時機,民眾在過年期間,飲食與運動如何兼顧,也是重要的挑戰!飲食方面建議以「分食」的概念一起享用,既可以享用多樣的美食,亦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 -
放長假壓力比報稅季更大? 6成美國成年人有相似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53即將到來的7天春節連假,你規劃好要做什麼了嗎?除了返鄉與家人圍爐團聚外,也可趁這波假期規劃與家人一同出國旅遊,不過,看似無憂的假期,美國心臟協會 AHA 官方網站於2023年12月的新聞稿指出,79%受訪者認為在假期中,他們太過於將焦點放在為他人創造特別的時刻,卻忽略自身需求。 -
全台追雪!寒流極凍心血管首當其衝 睡前記得做這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83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一些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藝耀主任提醒民眾,隨著氣溫下降,特別是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們,務必格外注意保暖,並確保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一旦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噁心或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