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西方國家
-
肝膿瘍與大腸癌成正相關! 醫籲定期檢查長者更要小心
癌症新知 / 腸癌7329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得到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很高的比例帶有大腸的病變。臺北榮總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 -
新突破!國衛院首繪台灣乳癌基因變異圖譜 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乳癌5960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乳癌新增1萬5448人,而111年就醫人數達16萬多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次世代定序技術檢測發現,基因檢測可為約4成台灣晚期乳癌患者提供治療選擇的幫助。 -
方文琳確診食道癌0期 她坦承與這2個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87459歲資深女星方文琳日前確診食道癌零期,昨天深夜臉書貼文「今天是術後2個月回診做內視鏡檢查傷口,也確定沒事了才寫出來分享」,文中提及愛吃火鍋,加上睡前一小杯高粱的習慣,以致罹患食道癌,幸好發現得早,屬於零期,經過手術目前沒有大礙,未來只需追蹤。 -
美顏針從韓國紅回台灣再西進 沈瑞斌:朝向國際化發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94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麗馨中醫院長沈瑞斌醫師,當初從韓國引進這項技法,致力於美顏針在台灣生根、萌芽、茁壯,10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廣,去年起受邀至中國大陸演講、授課,讓美顏針技術不僅在中港澳、美國、澳洲發展,並持續向海外推廣、發揚光大。 -
體內微生物失衡恐引疾病 3大腸胃道疾病可靠飲食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82營養對人的成長和健康很重要,且與腸道疾病有關,而近期腸道微生物群及其受飲食影響的方式也受到大眾關注,在慢性腸道病變中,症狀、疾病和飲食之間存在關聯性,從中可以得知,飲食對疾病和症狀的發展相當重要,因此被建議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
逾2成工作將被AI取代! 陽明交大教用ChatGPT寫訴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86人工智慧不僅僅是理工的專利,現在就連法律系也吹起一股AI旋風。陽明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這學期就開設一門運用ChatGPT寫作法律文件的課程,教學生如何利用AI查詢判例、撰寫訴狀等日常法務實務。 -
靠吃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公開6類食物攝取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59最新研究發現,將6種關鍵食物納入飲食中,能夠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根據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若成年人的飲食中,缺乏足夠的水果、蔬菜、豆類、堅果、魚類和全脂乳製品,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反的,若於日常飲食中食用這6種食物的比例較高,則會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特別是在較少食用這些食物的低收入國家當中。 -
【烏俄戰爭效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衝擊生技製藥產業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83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全球原料藥供應受到威脅,藥物開發及生產過程從過去集中在少數國家與地區的情況,轉趨全球化,產業鏈的結構逐漸改變。孰料疫情尚未停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少影響上百個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造成延誤,掀起生技製藥界另一波恐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