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補腎氣
-
大雪養生!中醫推1茶飲暖身 按3穴位驅寒避疾強化免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59「大雪」是1年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周大翔中醫師說明,大雪節氣後是全年陰氣逐漸趨往最重的時期,到冬至那天,更是到達陰氣的巔峰。而從節氣轉變特色,可以歸納出氣溫逐漸寒冷的趨勢,在大雪節氣時期,處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尚未無時無刻都處於寒冷狀態,但此時一波一波來襲的寒流,反而讓氣溫變成一陣冷一陣暖的兩極狀態,對患有呼吸道過敏陳疾及心血管疾病者可說是一大挑戰。 -
秋冬乾癬易復發!中醫師提醒乾癬患者 秋冬進補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79中醫認為冬天寒氣束表,毛細孔閉鎖影響代謝功能,乾癬患者皮膚乾燥情況容易加重。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乾癬可分為圓形塊狀、點滴型等不同種類和型態,由於皮膚組織增生過快,皮屑是最明顯的表徵,乾癬好發在四肢,前胸後背乃至全身,頭皮也很常見,嚴重時表皮呈現1層結痂厚塊,皮屑下的皮膚多是紅色的,往往睡醒後皮屑掉落很多,頭皮屑則猶如雪花片片,又稱為「銀屑病」。 -
霜降節氣必知! 中醫平補食療2料理搭按壓2穴位助養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81霜降是秋季的最後1個節氣,也是即將轉換成冬季的過渡節氣,舉凡季節轉換節氣,都會透過自然界的大改變,而影響身體,導致體內氣血平衡變動較大,周大翔中醫師指出,此時最明顯的2個環境特徵,第1個為東北季風的風大,第2個則為秋燥且轉冷,並且日夜溫差極大,溫度有感下降會造成肌表皮膚毛孔閉合、肺氣收斂,進而影響氣管及支氣管收縮,氣血內收也間接影響身體抵禦外來風邪及寒冷,因此,霜降節氣也是呼吸系統過敏及感染好發季節,呼吸系外感及流感也在這個節氣常見。 -
夏天吃芒果消暑解熱 中醫師告誡這種皮膚病患者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057夏天是芒果的產季,不少民眾喜歡吃香甜的芒果冰消暑解熱,但是,芒果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吃,有些人吃了反而會皮膚過敏,甚至出現蕁麻疹!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74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坐骨神經痛易復發! 男子椎間盤突出痛到沒法上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4621名50歲出頭的男子,就是坐骨神經痛的苦主,他在3年前曾因坐骨神經痛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後又經過1整年的修養,才回復到正常狀態,不過好景不常,該名男子近期再度受到坐骨神經痛的折磨,疼痛程度嚴重到令他無法獨自行走。醫治這名男子的張賜興指出,當時該名患者是坐在輪椅上,由家人陪同前來尋求中醫的治療,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引發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痠麻,痛得無法上班,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
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 中醫治療掌握2大原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56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並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只能採取B12等神經促進劑、銀杏或阿斯匹靈來加強活化神經及血液循環的保守治療;中醫認為須探討五臟病因,小腦萎縮症患者多以腎虛、脾胃虛,氣弱和血虛為主,必須對症治療,可望改善病情。 -
防子宮肌瘤經痛擾 冰冷飲甜食都得忌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3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身體的微小血管收縮,以致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障礙,經血排出不順或凝成塊狀,一旦血塊排不出,就會導致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