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姿勢不良,小心坐骨神經痛!站立時不抬頭挺胸、坐下時翹二郎腿,這是許多人生活中常常有的壞習慣;但若長期有這些姿勢不良的習慣,小心不只會造成腰痠背痛,日積月累可能還會導致骨盆歪斜,甚至加速身體老化,讓坐骨神經痛提早發生!中醫師張賜興呼籲民眾,別以為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預防坐骨神經痛,姿勢、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良,都有可能讓坐骨神經痛悄悄找上門。
坐骨神經痛反覆發生 疼痛發生原因有這些
1名50歲出頭的男子,就是坐骨神經痛的苦主,他在3年前曾因坐骨神經痛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後又經過1整年的修養,才回復到正常狀態,不過好景不常,該名男子近期再度受到坐骨神經痛的折磨,疼痛程度嚴重到令他無法獨自行走。醫治這名男子的張賜興指出,當時該名患者是坐在輪椅上,由家人陪同前來尋求中醫的治療,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引發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痠麻,痛得無法上班,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究竟坐骨神經在哪裡?又為什麼會痛呢?張賜興說明,坐骨神經是從腰椎沿著臀部至大腿後側,往下延伸至小腿後外側和腳背及腳底,也是全身最長的神經,當脊椎的骨頭和骨頭之間的軟組織「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骨因為退化錯位造成骨刺突出,或者其他因素等等造成因而壓迫到神經根時,就會產生坐骨神經沿線的刺痛、痠麻或感覺活動異常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坐骨神經痛。通常發生於單側,致病原因多數為老化、過度勞累、姿勢不良或者是外傷所引起的。
不過,張賜興也觀察到,因為現代人習慣久坐不動,且經常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因此前來就診的坐骨神經痛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跡象。
中醫治療「通則不痛」 內外兼治降低復發率
碰到坐骨神經痛,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跑到大醫院尋求西醫治療。而西醫針對坐骨神經痛,通常會先使用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或者局部注射類固醇,緩和發炎反應。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也可以配合復健、牽引緩和疼痛感,也可以用手術及其它方式將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部位切除,雖然效果立即可見,但若患者的生活習慣沒有改善,復發的機率仍相當高。
至於中醫方面,治療上則遵循「通則不痛」的原理,先以內服中藥調理患者的體質,並輔以針灸促進氣血循環、加以推拿矯正腰椎錯位及歪斜的骨盆,嚴重的話用外貼藥膏療法來緩和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例如上述該名男子在外貼療法治療約2到3天便開始好轉,較不疼痛,也可開始上班,治療1個月左右就可恢復正常生活。
張賜興提醒,療程後1個月仍須留意禁止激烈運動、節制性行為。而一般人如果要避免坐骨神經痛,飲食上,盡量避免攝取冰冷的食物,少吃醃漬品和發酵類食物如麵包、饅頭、蛋糕等,多吃黑色食物補腎氣,如黑木耳、堅果、黑豆、黑芝麻、葡萄等,多吃紅色食物來補血,如櫻桃、紅棗、番茄、紅蘿蔔等。在作息上,注意睡眠充足,盡量11點前入睡,否則晚睡不只傷肝、更傷腎。更應積極預防腸道老化和耗傷腎氣,維持正常作息和充足的運動,這都是預防坐骨神經痛的重要關鍵。
更多NOW健康報導
▸2021隆鼻美學新趨勢 符合這些條件才是漂亮美鼻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相關部落格
-
長期犯「頭風」中醫揪出與1習慣有關 不根治恐生白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25無論是哪一種長期性、嚴重性頭痛型態,在中醫看來都屬於體質失衡造成的頭風,中醫師張賜興(佑德中醫診所院長)指出,容易產生頭風的體質包含氣血兩虛、痰濁、血瘀、寒溼、風熱……等等。頭風患者多數屬於風寒邪氣入侵的寒溼型體質,導致體質寒溼的原因多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最常見於洗完頭後,僅用毛巾包裹頭部而不馬上吹乾頭髮,此外還有產後坐月子期間頭部著涼的女性。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28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015張賜興表示,三叉神經是從頸部、臉部到頭部,順著上顎、下顎及眼睛部位共有3條分支,痛起來有如針刺、刀割或電擊,且1天會發生好幾次連續疼痛。由於不容易診斷,導致誤診率高,經常被拔了牙才發現不是牙痛,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是出現眼睛痛或頭痛症狀,正確診斷方式是觸摸患者的頸部、耳後、耳前、太陽穴等位置,若稍微按壓就會疼痛,代表是三叉神經痛。 -
氣血虛弱恐增小腦萎縮症風險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幾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11什麼是小腦萎縮症呢?小腦萎縮症是一種小腦退化的疾病。小腦在人體主要是協調控制肌肉神經運動、反射反應及平衡感,當小腦逐漸萎縮、退化後,就容易出現走路搖擺、容易跌倒、平衡感異常、寫字不順、吞嚥困難等症狀。 -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1771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的致病原因很多,包含基因遺傳、胎兒期的藥物殘留、毒性用藥過當等,多數為壓力所引起,一般人可以用大腦進行思考和動作表現的協調,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大腦產生訊息錯亂,輕症者說話顛三倒四、表情異常,情緒反應和動作與常人不同;嚴重者可能會大哭大鬧、裸體亂跑,甚至因妄想而犯罪。按時服藥治療得以控制病情,不過一旦脫離治療,嚴重的話還是很可能會釀禍。由於其病症表現與躁鬱症、憂鬱症有相似之處,因此很容易被誤判。
延伸閱讀
-
長期犯「頭風」中醫揪出與1習慣有關 不根治恐生白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25無論是哪一種長期性、嚴重性頭痛型態,在中醫看來都屬於體質失衡造成的頭風,中醫師張賜興(佑德中醫診所院長)指出,容易產生頭風的體質包含氣血兩虛、痰濁、血瘀、寒溼、風熱……等等。頭風患者多數屬於風寒邪氣入侵的寒溼型體質,導致體質寒溼的原因多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最常見於洗完頭後,僅用毛巾包裹頭部而不馬上吹乾頭髮,此外還有產後坐月子期間頭部著涼的女性。 -
椎間盤突出所引發「急性馬尾症候群」 這些警訊別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99朱醫師解釋,馬尾是指在脊髓以下的神經結構,因為外觀看起來一絲一絲的狀似馬尾,負責發送和接收骨盆和下肢的感覺,以及腸和膀胱功能。當受到壓迫出現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可能導至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叫做「馬尾症候群」,好發族群是40歲以上,久坐的上班族、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等病人也容易罹患此病。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28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肩頸硬梆梆有解 痠痛專題幫你找原因、給解方、助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89《NOW健康》針對現代人文明病,特別推出「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專題,從原因、紓解和治療3個面相,幫你找出原因,對症治療,解決肩頸痠痛問題! -
李明依動頸椎手術多花23萬! 氣炸怪政府:怎麼不早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533藝人李明依因頸椎間盤突出,換了4個人工椎間盤,自費110萬元。但從12月1日開始,人工椎間盤等相關醫材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換言之,如果李明依晚點進行手術,可能省下23萬元。近期李明依得知此事後,對於「沒人告訴他這件事」極為不滿。對此健保署發表聲明,除解釋決策流程,也提醒民眾應依照醫師判斷,在最佳時機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