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補氣
-
立秋養肺防感冒!緩解皮膚乾燥 中醫推薦多吃白色食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85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與肺相對應的人體器官為大腸、皮膚、咽喉、支氣管等,如果民眾肺部或氣管常不適,容易咳嗽、膚色不佳的話,可以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花椰菜、白木耳,中藥材則有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這些食物具有養肺功效。 -
僵直性脊椎炎中醫也能治? 中醫依病症區分4類型解析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36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超過9成患者帶有HLA-B27基因,發病時關節會有發炎腫脹狀況,但在中醫來看,其屬「痹症」範圍,病因和「風、寒、濕」邪氣有關,中醫師周大翔表示,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僵直性脊椎炎可分成肝腎虧虛型、氣血虛弱型、寒凝督脈型、瘀阻筋骨型,治療主要會以活血止痛、舒筋骨、利關節為目標。 -
酷暑加重婦女更年期潮熱症狀 女中醫教妳緩解不適對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26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女性更年期約發生在45至52歲之間,這段期間會出現經期不規則、可能提前或延後,或是月經淋瀝、滴滴答答不停,甚至經血量大、摻雜血塊;也有突然月經就不來,原以為停經,卻在幾個月後又來的情形。就醫學上的定義,必須連續長達1年以上都沒有月經,稱為停經。至於更年期,則是指停經前後的過渡時期。 -
小暑狂流汗!防心氣過度消耗 DIY生脈飲不讓疲憊上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50中醫師賴睿昕解釋,夏天時人體的氣血多在體表,不僅容易耗散,一旦消耗過多還會使身體功能減損,若不及時補足心氣,心臟動力不足,秋冬就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小暑養身重點在於養好氣。 -
B型肝炎密切追蹤很重要! 中醫治療用藥選穴穩定病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89B型肝炎在台灣相當盛行,目前國內約有200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主要傳染途徑是透過母子間的垂直感染及體液、血液的水平感染,通常成年後才感染者,有可能會產生急性肝炎的症狀,甚至少數人會轉為B型肝炎帶原者。中醫師康涵菁表示,B型肝炎以中醫來看,可分「肝膽濕熱型」、「肝鬱脾虛型」、「瘀血阻絡型」,民眾平時在用藥之餘,可多按壓「太衝穴」、「曲泉穴」、「足三里穴」達到保肝,疏肝理氣與提升正氣之功效。 -
芒種天氣悶熱胃口差!中醫1招解決 示警多喝冰飲不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48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這時的天氣將從梅雨季,轉變為夏日型的午後雷陣雨,隨著氣溫變高,民眾常會覺得沒胃口,心理上便會排斥吃熱騰騰的食物,加上許多人會喝大量的含糖冰飲解渴,脾胃功能更容易失調,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若民眾待在高溫下勞動或運動後,感覺胃口不好,可以先洗澡或休息一下,等感覺舒爽後再進食,另外吃飯前喝點湯,能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促進食慾。 -
新冠確診後乾癬竟復發? 原因除了免疫力下降還有這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49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確診後乾癬復發主要是因為本身有乾癬病史,因染疫後誘發;再者可能體內潛藏家族性遺傳基因,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乾癬才一下子爆發出來。從一般論點來看,這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不足導致乾癬復發,事實上,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包括肺部、氣管等上呼吸道,甚至還會影響到脾胃,所以也可能有腹瀉現象,肺部和脾胃息息相關,而以上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皮膚問題上身。 -
春天防春燥、春睏不只養肝! 春日養生就該選對食物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55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春天養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