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接種HPV疫苗身體天天痛 政府未表明風險受質疑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781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提到,Bella是台灣第1個痛痛女孩,媒體披露後陸續收到5名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小女生個案,身體疼痛情形大同小異,但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均被以「與疫苗無關」駁回。 -
老菸槍咳嗽沙啞好不了 原來是肺部腫瘤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315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患者平時有抽菸情形,每日抽菸量未達1包,但曾手術治療良性甲狀腺腫大,術後吞嚥時偶有喉嚨卡卡、輕微嗆咳情形,但並無胸悶或呼吸喘的症狀,這次因咳嗽超過1個月且聲音沙啞,以為感冒尚未痊癒,故先到診所看診,但治療效果不佳,安排轉診至胸腔內科。 -
超高齡社會進逼 專家籲政府推政策試點計畫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93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AMGEN台灣安進藥品有限公司攜手康健人壽和台北市美國商會共同舉辦2019年高齡化社會論壇,邀請各界專家領袖整合政策、醫療、保險、科技等面向觀點,呼籲強化公私部門跨界合作,因應高齡社會所需,靈活推動各項政策試點計畫,累積基礎經驗後,制定全面性的高齡社會總體政策。 -
4招遠離過敏危險因子 讓孩子健康成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34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是5.6%;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有73.3%;完全沒有使用治療氣喘的處方藥物者為67.2%。根據2019最新氣喘診療指引,建議5歲以下有氣喘病史或喘鳴發作頻繁症狀的孩童於日常使用長期控制型藥物,以利控制病情。如果急性發作或因季節有偶發性氣喘症狀,在有需要時可使用吸入型短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來緩解氣喘症狀。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3011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 -
講座報名/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 阮正雄醫師健康開講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92子宮頸癌主要致病原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多無症狀,很容易輕忽。隨著病變進展,患者可能出現陰道異常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接觸性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加(白帶異常增多,可能伴隨特殊腥臭味)、盆骨部位疼痛(因癌組織浸潤盆腔神經而出現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或性交時疼痛等情形發生。 -
胃癌全球死亡率排名第3 癌前除菌可減少8成
癌症新知 / 胃癌4430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單一主題會議「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以預防胃癌之現有證據及亟待解決之議題」,會議結束後,台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與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籌劃胃癌預防的全球共識會議,國內外30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擬定共識。 -
新生兒篩檢項目擴大 10月1日起增至21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48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為守護新生兒的健康,我國於74年起推動全國性5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95年7月增加至11項,自今(108)年10月1日起則提高到2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