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腫
-
季節轉變鼻過敏反應大 藥物噴劑只能治標想治本靠這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903過敏性鼻炎好發於季節交替之際,清晨起床打連環噴嚏的現象如「包水餃」般,實在苦不堪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患者的鼻腔內神經比起一般人來得發達,受到外界過敏原的刺激或氣溫變化,鼻黏膜就會充血腫大,引起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眼睛癢、喉嚨癢、咳嗽等症狀,輕者鼻塞頭暈腦脹、精神不集中、黑眼圈明顯,嚴重甚至併發結膜炎、鼻竇炎及精神焦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生則學習能力減低級成績退步,而成年人則影響思考力,飽受困擾。
-
糖尿病患陽痿發生率高出5倍 中醫對症找回一柱擎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03當男性陰莖受到心理、生理、內分泌失調、神經反射及血液循環不良影響,以致大腦皮質下無法產生興奮衝動,使陰莖海綿體不能充血腫脹,進而不舉,或舉而不堅、堅而不久,就稱為「陽痿」。 -
防疫警覺開始鬆懈? 呼吸道融合病毒在0至6歲竄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92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監測最近類流感門急診就醫百分比,從前幾周開始就緩緩上升,雖然仍未到流感流行階段,但急診類流感就診約7.2%,而流行閾值11.0%,同時門急診類流感就診35,841人次,相較前1周也略微增加4%左右,雖然沒有顯著上升趨勢,但仍然必須持續觀察。 -
感冒後鼻塞頭痛欲裂 鼻竇內視鏡一照發現鼻腔內被塞滿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73鼻竇是圍繞著鼻腔發育而成的空腔,分為上頜竇、篩竇、額竇及蝶竇,充滿著空氣且與鼻腔相通,鼻竇分泌的黏液可吸附外來的髒汙物質,並藉由纖毛的擺動,將這些黏液往外排出。萬一鼻竇腫脹發炎,塞住了開口,導致髒東西排不出去,病菌滋生產生異臭,就是所謂的鼻竇炎。 -
遠離腦中風危險因子 專家建議從預防3高開始做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65直到今年李小姐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但也沒為生活上帶來什麼不便,自認應該沒什麼嚴重的病痛。但在家人安排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後,報告結果顯示李小姐血壓偏高並有高血脂的問題,而腦部磁振造影(MRI)影像發現有腦血管阻塞現象,再晚一步發現,恐引發腦中風。 -
不願面對心臟問題 逃避手術可能隨時引爆致命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38花蓮慈院副院長王志鴻表示,包含主動脈瓣膜狹窄在內的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大多都是先從內科方面著手治療,當病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才需要外科手術的介入,但是臨床上有很多病人因為害怕開刀,而導致病情變得更加危急。 -
乾癬反覆發作病友苦不堪言 聽信偏方不如接受正規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14為響應2020世界乾癬日,台中榮總特別舉辦「癬現希望,光照健康」衛教講座,邀請乾癬病友一同了解乾癬治療的新知。台中榮民總醫院皮膚科陳怡如主任表示,乾癬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乾癬的成因不明,除了遺傳、自體免疫系統異常以外,還包括感染、內分泌、藥物等因素,甚至飲食與壓力等也都可能是乾癬的誘發或惡化因素。 -
公費流感疫苗嬰幼兒未達標 50至64歲是否開放再研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2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截至11月2日,公費流感疫苗使用率已有78.6%,包含65歲以上民眾、慢性病高風險、醫療醫事人員等,疫苗接種率都已接近目標值,就僅有學齡前嬰幼兒施打率與目標仍有差距,未滿9歲第1次接種幼兒,可以相隔4周以上接種第2劑,獲得較完整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