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病變
-
本土+15595!死亡+53 3旬男身體不適昏迷送醫後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4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日宣布新增15,595例本土個案,56例境外移入,5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較年輕死亡案例是名30多歲男性,打過3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日前全身不舒服、嘔吐,隔日被發現在家昏迷,送醫後無心跳呼吸,經檢查有心包膜積水、肝腎功能異常,PCR陽性確診,因急救無效而過世。 -
天冷抽筋是缺鈣?中醫師破除迷思 教你急救穴位助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99許多民眾一定都遇過,晚上睡到一半忽然腿抽筋,疼痛讓你一時半刻動彈不得,實在痛苦萬分。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大家抽筋位置多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腓腸肌、大腿後方的半腱半膜肌及股二頭肌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許多人在第一時間會以為是自己缺鈣造成,但其實工作久站、運動過度造成肌肉疲勞、周遭神經血管病變、飲食長期失衡、嘔吐腹瀉或過度流汗導致電解質流失等都是抽筋的因素之一。 -
在家也能簡單做腹膜透析! 花蓮慈濟出書教你認識透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1慢性腎臟病是腎臟退化的疾病,台灣有170到200萬的腎臟病友,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不到1成,原因正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無症狀,難以察覺。醫師建議可觀察自己有沒有慢性腎病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觀察自己尿尿後泡泡多不多,以及身體是否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只要15分鐘皮膚檢測 自律神經失常與血管活性無所遁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658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嚴重時恐出現心血管疾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以非侵入性的皮膚交感神經活性與心律變異檢測,只需15分鐘就可找出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自律神經活性變化 -
家用血糖機vs.連續血糖監測差在哪? 專科醫師告訴你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62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透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藥物治療讓病情獲得控制,隨著科技發展,市面上有許多家用血糖機,方便患者在家可以測量血糖,但為何有些病人在治療上,醫師仍會建議要使用連續血糖監測?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家用血糖機每天能驗的次數有限,不能清楚知道當日血糖的最高點與最低點,而連續血糖監測可確實看到患者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與變化。 -
黃斑部病變曾被視為眼科絕症! 眼科醫師揭治療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378台灣逐步邁入老年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口也愈來愈多;在過往,黃斑部病變為眼科的「絕症」,朱智盟醫師說明,目前已有藥物治療和雷射治療2種方式可改善,針對濕性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病變、高度近視性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息肉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及眼中風造成的黃斑部水腫等類型,都可藉由玻璃體藥物注射來延緩惡化,讓視力得到改善。 -
本土+27708!死亡+71最年輕20多歲 又增1名腦炎病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9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宣布新增2萬7708例本土個案、208例中重症個案(100例重症、108例中症)、71例死亡,最年輕的死者為20多歲男性,有酗酒習慣,7月5日早上父親叫門未回,進入房間時發現異狀,送至急診時已無呼吸心跳。 -
兒童染疫竟「中風」! 幼兒染疫除MIS-C症狀還有這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6今(2022)年的本土疫情下,兒童確診人數明顯增加,過去關注的嚴重併發症有腦炎與MIS-C,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團隊示警,有部分兒少出現中風與腦血管病變。在兒童疫苗出現後,更須關注的是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心肌炎反應。另外近期指揮中心經常公布MIS-C個案,而台大醫院有2名兒童染疫後,竟出現「中風」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