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攝影
-
創60年院內新紀錄 臺北榮總首例小腸移植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58臺北榮總創下建院60年來新紀錄,完成第1例小腸移植案例,移植團隊兒童外科醫師蔡昕霖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艱鉅的治療,每年全世界執行的個案數目總合約為100例,遠低於其他器官,主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以及醫療團隊執行的能力與規模。 -
心律不整治療達到零輻射 孕婦也可放心手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453D立體定位系統使用在複雜性心律不整治療已經行之有年,然而應用在單純性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的電燒卻是新的技術,藉由電阻改變在電腦上定位導管的位置,不需要輻射線暴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相同的透視效果,不但減少輻射量對病患的風險,在定位上也更精準,提升治療成功率,因此對於單純性心律不整的治療為一大福音。 -
少年血便不止送急診 大腸鏡檢查出幼年型息肉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34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和昇表示,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發現的息肉,超過95%以上是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病理報告為缺陷瘤(hamartoma),多為良性,其症狀多是無痛的鮮血便,在全段大腸都可能發生,但好發於左側大腸,大部分位於直腸乙狀結腸,有些醫師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沒有發現病灶且持續有血便,建議患者應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 -
腳中風誤認足底筋膜炎 下肢動脈栓塞險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46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造成腳中風的主因是老化及血管動脈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如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產生心肌梗塞,要是塞在腦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如發生在下肢動脈,則為下肢動脈栓塞。 -
血管栓塞易中風 腿部血管阻塞是指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577急性動脈阻塞或破裂意即俗稱的「中風」,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的疾病,泛指腦血管的病變,但其實四肢動脈亦可能有同樣的致病機轉。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常見是因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形成血栓,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心臟內形成的血塊。 -
周邊動脈阻塞手指發黑 導管疏通婦人免截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08南投1名54歲伍阿姨年輕時因飲食不均衡,造成慢性疾病纏身,除了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也在外院洗腎治療,半年前因雙側手指疼痛、發黑且冰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也不敢出門,深怕「黑豆乾手指」嚇到人,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左手手指壞死嚴重,無法完全恢復,但右手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逐 -
脊椎骨釘植入若有偏差 恐造成不可逆傷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70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4%,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退化性脊椎疾病已是不可忽略的健康問題之一,過去骨釘植入多半都是藉由2D影像輔助,對於病人解剖結構較難完整分析,尤其高位頸椎結構的變異性高,若植入骨釘時產生誤差偏移,就有可能造成神經、血管受傷而導致不可逆的影響,包括肢體癱瘓、呼吸衰竭或大小便失禁等憾事。 -
腦血管動靜脈畸形如腦內炸彈 她險一命嗚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3年紀輕輕竟然也腦中風,29歲張小姐於2年前一天上班時突然出現爆炸性頭痛,伴隨著劇烈嘔吐,隨即失去意識,醒過來時人已在急診室,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她左側的深層大腦有一中風血塊,進一步血管攝影檢查,找出元兇,原來是1顆4公分大的腦血管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