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處方用藥
-
胰癌晚期腹痛難耐 電毯覆蓋止痛貼片險昏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12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指出,「吩坦尼」的止痛效力比嗎啡高50至100倍,常用於手術麻醉、癌症末期病患、重度疼痛、慢性頑固性疼痛,必須小心用藥,因為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暈眩、嗜睡等,嚴重者會因呼吸抑制而導致死亡。
-
毛小孩到戶外活動 別忘了做好驅蟲預防動作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085活動期間,開業醫師楊靜宇表示,因戶外潛藏許多感染心絲蟲、跳蚤、壁蝨等寄生蟲的機會,若毛小孩沒先做好驅蟲預防動作,一旦被寄生蟲感染,可能會使毛小孩全身發癢、罹患血液傳染病、心臟疾病等,嚴重者甚至致死。呼籲飼主帶心愛的犬貓出門前,應先使用驅蟲預防藥物,才能安心與毛小孩快樂遊玩。
-
打破中醫自由心證說 機器把脈實現科學中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0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醫師說明,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
-
脈診儀實現中醫科學化 有助脈象資料庫建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3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醫師表示,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不過,由於脈象千變萬化、因病各有不同,脈象形成顯得複雜難解。許多人會質疑把脈問診不夠客觀且沒有量化的數據,診斷上又常受限於中醫師個人的經驗值,藥方的使用也難免會因主治醫師而異,以致有些人認為中醫的診脈過於玄妙、無法全然信服。而民眾選擇以中醫為主的治療比例僅佔3成左右,仍屬少數。 -
台灣藥局密度高 成為社區好鄰居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691藥師公會全聯會政策執行長賴振榕表示,國內獨居老年人越來越多,藥師扮演著最佳健康照護的角色,除了幫洪奶奶送藥之外,還有些老人家拿著子女送來的人蔘等昂貴補品,至藥局詢問「這可以吃嗎?」。事實上,人蔘溫補,如有高血壓,不宜食用。 -
防治酒駕醫療介入 減少悲劇發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5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指出,研究顯示,即便嚴刑峻法,仍有部分的駕駛人一再出現酒駕行為,造成社會傷害及家庭破碎。這一群人當中,不少人為酒癮疾患。 -
男女朋友情人節分了? 問題出在經前症候群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53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醫師指出,許多女性都有過「經前症候群」不適經驗,月經來臨之前,情緒變得敏感、負面、低落,易被激怒;生理上則伴隨乳房脹痛、頭痛等症狀。林姿吟指出,若另一半沒有察覺或體諒,兩人很容易爆發口角,造成感情糾紛。 -
「舉弱男」沒面子 減肥後輔以壯陽藥變回硬漢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981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世聰表示,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最困擾的疾病,保守估計,全台飽受勃起功能障礙困擾的成年男性超過百萬人。臨床經驗,近五至六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都是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所引起。